下载此文档

沁园春 雪[49].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沁园春 雪

教学目标: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象,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诗歌的朗读。
重点难点
1. 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2. 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
3. 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毛泽东。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毛泽东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
。2、介绍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3、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教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
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一生朗读;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
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如:分(  )外妖娆(  )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  今朝(  )
惟余莽莽   风流人物  折腰   风骚   红装素裹
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
(二)学习上阕
1、概括词上阕的主要内容
描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
2、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哪几句是总写?哪几句是分写?分写的内容有一个什么字总领?它领起的内容有哪些?
“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是总写,“望长城内外——分外妖娆”是分写。分写的内容由“望”字总领,领起的内容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
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6、讨论:“山舞

沁园春 雪[4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