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升压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方案 A)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时 间: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风电场电气主接线图(方案A) 2
.配电装置的图示 2
.配电装置的设计要求 3
满足安全净距的要求 3
配电装置安全净距校验 4
施工、运行和检修的要求 5
.屋外配电装置 6
屋外配电装置的分类及特点 6
屋外配电装置的选型 7
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原则 8
.升压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8
设计思路 8
设计过程 8
设计结果 10
.课程设计小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图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风电场电气工程》是风动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有着新 概念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内容多等特点。课程设计是对学生所 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一次自我验证,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课 程设计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能全面检查并掌握所 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风电场电气工程的基础 理论知识和基本计算方法,了解电力工业的内在关系和电气系统设计 原理,熟悉电力行业规范和标准,具备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和工程意识,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安装、系统调试、 维护保养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次课程设计1班电气系统设计部 分负责两种电气主接线方案 A和B的设计,并且与2班负责电气部分 同学配合,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计算, 最后画出电气一次 主接线图机升压变电站配电装置布置图。 作为小组成员,我的主要任 务是设计升压配电装置平面布置图。后面将主要介绍升压变电站配电 装置布置图的设计思路及设计结果。
.课程设计的要求
(1)掌握风电场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2)掌握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几种常用接线方式并能分析各接线方式 的特点。
(3)熟悉各种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经济性能比较方法。
(4)掌握几种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计算方法。
(5)掌握配电装置布置的基本要求,并能画出简单的配电装置布置图
.风电场电气主接线(方案A)
电气主接线方案A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的方法,同时采用两台主
变压器进行升压配电,升压配电装置出线端采用内桥接线方式, 保证
了线路的可靠性。电气主接线设计图如下:
风靶场电气主谕地方集A
.配电装置的图示
配电装置不仅仅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电气设 备,还可能包括继电保护装置、测量表计以及架构、电缆沟、房屋通 道等辅助设备。它是集电力、结构、土建等技术于一体的整体装置, 最终用于实现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回路的连接。
不同于电气主接线图对于电路的抽象描述, 为描述配电装置自身 的结构形状,配电装置的图示常采用平面布置图+断面图的描述方式。 所以,配电装置的图示能够更加详细的反映出各个电器设备的具体接 线方式和电器距离。
.配电装置的设计要求
满足安全净距的要求
不同的电气设备之间、电气设备的不同相之间都要求保持足够的 距离以满足绝缘的要求,即满足最小安全净距的要求,最小安全净距 指在这一距离下,无论是在正常最高工作电压或出现内、 外部过电压 时,都不至使空气间隙被击穿。
最小安全净距A类分为A1和A2值,A1和A2值是根据过电压与 绝缘配合计算,并根据间隙放电试验曲线来确定的,而 B、C、D E
等类安全净距是在A值的基础上再考虑运行维护、设备移动、检修工 具活动范围、施工误差等具体情况而确定的。
A值:A1——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的最小电气净距;
A2 ——不同相的带电导体之间的最小电气净距。
B值:B1——带电部分至栅状遮栏间的距离和可移动设备在移
动中至带电裸导体间的距离,即
B1 A1 750 (mm) (6 1)
式中750 ——考虑运行人员手臂误入栅栏时手臂的长度。B2——带电 部分至网状遮栏间的电气净距,即
B2 A 30 70 (mm) (6 2)
式中30 ——考虑在水平方向的施工误差;70——指运行人员手指误 入网状遮栏时,手指长度不大于此值。
(3)C值:C值为无遮栏裸导体至地面的垂直净距。 保证人举手后, 手与带电裸导体间的距离不小于 A1值,即
C A 2300 200 (mm) (6 3)
式中2300 ——运行人员举手后的总高度;200——屋外配电装置在 垂直方向上施工误差。
D值:D值为不同时停电检修的平行无遮栏裸导体之间水平净 距,即
D A1 1800 200 (mm) (6 5)
式中18
电气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