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学信息范式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经济学信息范式研究经济学信息范式研究 2006-4-27 10:10 信息范式的形成和运用, 突破了新古典范式的界域, 形成了一些优于新古典范式的特点, 将经济学分析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大大地外推了。新古典范式是信息范式由以形成的最直接基础。信息范式本身, 本身不过是经济学理论演进的当代一环,也面临着未来的被突破。初步顺次考察经济学信息范式的提出、形成和基本特点, 是本文的任务。本文认为, 已经形成并仍在发展的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经济人行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区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 对于理解这两条基本假设, 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 特别关键, 而且与笔者读到的新古典主义和批判新古典主义的各种观点, 都有所不同。本文只在信息范式基本假设的框架内,有所侧重地讨论涉及经济学理性的相关概念; 对延续了新古典范式的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不多讨论。一、新古典范式的缺陷:从信息视角出发的评析在现代经济学语汇中, 新古典范式、瓦尔拉范式、完全竞争范式、一般均衡范式、竞争-均衡范式或传统微观经济学范式是同义语,意味着传统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模型蕴涵的基本方法和假设。前面提到, 新古典范式中, 基本分析方法还是有效和有力的, 已经为信息范式所承续; 无力和失效的是基本假设, 这些假设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新古典范式的最基本假设, 是通过经济学论着和教科书提炼和广泛传布的完全竞争市场假设。这一假设由四个特征性条件构成: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经济行为人──买卖者众多, 他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各厂商生产的商品在品质上无差异。· 资源(生产要素)在市场中自由流动。· 经济行为人对有关的商品交易的信息(知识)完备。它们的基本功能, 是论证亚当。斯密在 1776 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 会出乎他们意愿地促进公共利益, 而且会比他们自觉或依靠政府追求公共利益, 更有效地促进公共利益( 亚当。斯密, 1994 ,第 27 页)。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竞争市场或市场机制,也就是价格机制。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市场机制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解决三个基本问题: 生产什幺、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使社会福利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上述假设、原理和基本问题, 构成了新古典范式的核心,并通过福利经济学定理得以精炼表述。在我看来, 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中, 经济行为人信息完备假设最为关键,由此可以得出一系列推论: 价格可以传递市场交易中的一切信息,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于是经济行为人不必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 他们有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激励不存在。因此,新古典范式中不存在信息成本和激励的问题。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信息成本为零是交易成本为的必要条件。因此, 新古典范式是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完备假设。既然信息完备, 市场交易及其前景就是确定的。因此, 在新古典范式中,风险和不确定性没有容身之地。信息完备和确定性保证了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效用的动机的实现。因此, 新古典范式中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是完全的, 没有必要区分经济行为人在动机、决策和结果三方面的理性与否以及程度如何,三者是一致的,不受限制的。信息完备、不存在获取信息的激励、交易成本为零、理性完全、价格接受者、商品同质、资源进出市场无障碍, 使经济行为人成为无差异的同质人; 现实经济行为人的差异性、他们私人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性、个体行为人之间的竞争等相互作用, 被综合从而化解消融于市场价格这个公共信息之中了, 竞争的差异性、多样性和风险性这个竞争完全性的本来意蕴, 被竞争的同一性和确定性的异化意蕴替代了,这与经济学的个体主义出发点和微观分析之名不甚相符。因此, 新古典范式的经济分析, 实质上至多微观于个别市场或行业, 个体经济行为人的风险类型、如何决策、由谁决策的问题无关宏旨, 至少不太重要。信息完备假设加上完全竞争市场的另外三条假设, 使得市场交易的一般均衡必然达成,帕累托最优必然实现,市场机制不可能失灵。因此, 运用新古典范式于理论分析的必然结论就是, 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最有效率,政府干预不必要,或者政府干预越少越好。这六点推论意味着, 新古典范式具有循环论证的性质, 其假设已经决定了其结论的必然性和唯一性。新古典范式的必然性和唯一性, 面对经济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显得过于严峻,过于乌托邦化。按照斯蒂格利茨( Stiglitz , 1994 )的看法,新古典范式不讨论经济社会如何处理新信息的流动问题, 不考虑人们如何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问题, 甚至不承认经济社会传递信息的效率与获取信息的激励之间的冲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客观存在

经济学信息范式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