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者常怡仁者长寿 仁者长寿.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者常怡仁者长寿 仁者长寿.doc学者常怡仁者长寿 仁者长寿
今年8月,我收到历史小说作家、戏曲史专家和史学家蒋星煜新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题签新作《中国戏曲史钩沉》(上、下册),感到无比欣喜,也深深地被他的学问和精神所激励。蒋星煜先生于1920年生于江苏漂阳,而我是原武进县人,由于两地现均属常州市,所以我很荣幸地与他成了“大同乡”;他年轻时就读于复旦大学,我又可算是他的后学校友;我的第一本出版物《历代名优传奇》(与人合作)是请他写的序。因此,我对他就多了一份特殊的敬意。蒋先生所著《中国戏曲史钩沉》共73万字,分装上、下两册,是从他六十年来研究古典戏曲的三百多万字论文中选编出来的,包含“通史编”8篇、“唐宋编”5篇、“辽代编”2篇、“元代编”16篇、“昆曲编”9篇、“明代编”18篇、“清代编”15篇、“近代现代编”13篇。“钩沉”之分为8编,是否规范合理,似可讨论,但好在这些学术论文都独立成篇,上下篇并无承接作用,仅是排个次序而已。所以,这样的分编无伤于本书的筋骨,我们仍可每篇单独读、单独研究。读蒋先生所撰戏曲研究文章,最大的感受是虽为学术论文,却无“学院派”论文那般学究腐霉气息,而是务实为主,力求深入浅出,说清道理。加上文风纯朴,即使外行人也能读懂他的论文。虽说他也引用别人的资料,但绝不凑条数以显示知识渊博。所以他的论文注释常常很少,甚至没有。我认为,这种文风应该提倡并值得学院派学者借鉴。试举几例为证。如《中国传统戏曲的特征》这样严肃的题目,他信手写来,从戏曲的艺术综合特色、戏曲如何反映生活、戏曲演出时的特技和脸谱、男演女角和女演男角、一桌两椅的形式等方面作了行云流水般的阐述。在《昆山腔发展史的再探索》一文中,他从昆曲创始人魏良辅《南词引正》溯源,颇具独到见解。而《天仙配故事的历史地理考察》、《长生殿与李白的清平调》、《黄图王必及其雷峰塔传奇》等文章,虽是严肃的学术探究,但都写得富于兴味。蒋先生拥有从事戏曲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收入本书的许多论戏之文,在题材选择上比较讲究实践性和兴趣性,以符合大众需求,没有非常冷僻的选题,这是由他独特的经历所决定的。当然,他也有许多纯学术的研究,如《西厢记》版本学研究等就很深奥冷门,这类工作当是必须要做好的。蒋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从事戏曲改革的具体工作,与戏曲院团和演员打交道甚多,这使他不仅熟悉戏曲历史,而且懂得戏曲舞台艺术,诸如剧本打造、表演动作、流派唱腔、音乐乃至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要素。他审看、观摩了大量戏曲剧种剧目,熟识各个剧种名家,与许多人有着深交。因此,他的戏曲史研究文章,会时常结合当前舞台演出的新剧目,进行引经据典式的探究。于是,往往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对创作者亦有新的启发。比如他结合越剧《凄凉辽宫月》(1981年演出)的上演,撰写了《辽兴宗为后妃演戏而伴奏》,介绍了这位少数民族梨园皇帝在宫中的演出活动,这些史料填补了戏曲史因不涉及辽代戏曲所产生的空白,是很有意义的。至于他关于结合《牡丹亭》、《玉簪记》等剧目演出等的研究文章,亦颇有新意。独到的研究视角,是《中国戏曲史钩沉》的另一个特色。本书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对辽代戏剧演出进行正面切入研究之外,更对许多前人在戏曲史研究上未涉及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谈“南词引正”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对昆腔的形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康海《中山狼》的创作动机,他提出作

学者常怡仁者长寿 仁者长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6-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