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4中外教育简史-思考题论述题
思考题
上卷 中国教育简史
第一编
第一章:
?
答: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
答:一、早期的生产劳动教育。 二、早期的社会生活教育。 三、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
?
答:一、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三、教育内容十分简单。 四、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第二章:
?有哪些历史性的变化?P15。
答:开端于夏代,发展于商代。
夏代是我国文明时代的开端,奴隶制学校教育的萌芽,是这个开端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有庠、校、序。
商代是发展时期,除了习武、敬神外,习礼、习书、习算也是商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内容更趋于分化、独立,并出现了新的学校形式,除庠、校、序,又出现了“瞽宗”这种学校形式。
(明人伦、习武、习礼教育是夏商教育的主要内容。西周是中国奴隶制从鼎盛走向衰落的时期。)
“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有何特征?P19。
(“学在官府”主要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教育状况?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核心,这种教育的特点是:学校设在官府之中,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官师一体,政教不分。西周学校(西周的官学系统)已有较完备的制度,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与小学两级。教育内容以六艺为纲: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以礼、乐、射、御为重点,小学以书、数为重点。
“学在官府”完成了从原始教育向专门的学校教育的过渡。
?P20。
答: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和“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课程。
礼是大学中的重要课程,乐是综合艺术课,射、御是军事训练课,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指文字,数指计算、算法。
第三章:
思考题:,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西周官学与诸子私学,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其一,社会基础不同。西周官学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础上的。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和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在内的阶级联盟基础上的。
其二,管理制度不同。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的,以“学在官府”为其主要特征,在管理上是“官师一体”、“政教结合”。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需要设立的,以“学在四夷”为主要特征,政教分设。
其三,施教对象不同。官学的入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力。私学的入学则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面向平民。
其四,教育内容与方式的不同。西周官学内容:局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奴隶制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方式:场所固定,有相应的基本设施,制度规范化。私学内容:思想自由,突破了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及新的知识技能。方式:不固定场所,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较强,设备简单,具较大灵活性。
应用:简析私学兴起的作用和意义。P31。
答: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后期,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是其最直接的因素。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私学是学术平民化、知识普及化的开端。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人才、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了促进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
思考题:21 [: M6 n4 R; z8 d' d222、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什么?(孔子的基本
重要地位。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P47。
答:墨子,名翟(dí),鲁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一生主要活动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俨然一个宗教政治团体。
墨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
0464中外教育简史-思考题论述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