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胎盘植入.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胎盘植入胎盘植入为胎盘绒毛穿入宫壁肌层, 发生于孕早期胎盘植入时而非妊娠后期。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褥感染、前置胎盘、高龄被认为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 产前彩超筛查胎盘植入是必要的。胎盘植入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诊断有一定难度,对具有高危因素者可以借助 B 超, AFP 等检查提高诊断率。介绍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的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 胎盘就像大树长了根一样, 错综分散并深深地扎根于子宫肌壁内, 胎盘的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 人工剥离时会损伤子宫肌层。病理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绒毛侵入到子宫肌层。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而危重的一种并发症, 可导致病人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 甚至死亡, 过去常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而紧急切除子宫。胎盘植入是产科凶险的并发症, 无论妊娠或产时、产后均不易确诊,一旦发病致严重产后出血, 如不及时、果断处理, 会危及产妇生命。胎盘植入是产科较少见的并发症,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避免切除子宫的后果, 探讨在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 采取保守疗法治疗胎盘植入,有着重要的意义。经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取得较好疗效。诊断胎盘植入的诊断往往是产后胎盘滞留、剥离不全、剥离面大出血为主要表现, 产前彩超诊断胎盘植入也是一个重要方法。产前确诊或可疑胎盘植入,可使医生在产前做好充分准备,遇到紧急情况时当机立断,争取抢救时间。 1 .胎盘增厚,胎盘内血池异常丰富,表现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内见云雾状回声, 呈翻滚的“沸水征”, 称之为“胎盘漩涡”, 是由于胎盘侵蚀肌层内小动脉, 动脉血流直接向胎盘内血池开放,高压力的血流在血池内快速滚动而形成。 2 .胎盘下肌层局部菲薄,甚至消失,有时仅见浆膜层线状高回声,胎盘后间隙消失。 3 .彩超显示胎盘漩涡近子宫肌层处血流丰富,漩涡中部因血流缓慢无明显血流信号,宫旁血管扩张。分类(1 )粘连性胎盘:系绒毛直接附着于子宫肌层所致,有完全性与部分性粘连性胎盘二种。此种胎盘可能部分能自行剥离, 但部分会残留宫腔, 需行人工剥离, 手术较困难, 但可涉及到一部分肌层组织。将剥出之胎盘送病理常从肉眼或显微镜下均难以明确是否有底蜕膜的缺乏。如子宫切除标本, 在胎盘与粘连的子宫壁多处取材, 才能发现蜕膜缺损, 绒毛直接接触子宫肌层。(2 )植入性胎盘: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人工剥离时会损伤子宫肌层。病理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绒毛侵入到子宫肌层。(3 )穿透性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穿透子宫肌壁直达浆膜,本文例 2 属此类型。常可造成子宫破裂。表现(1 )三程延长,或部分胎盘残留,可造成产后出血、感染。(2 )人工剥离胎盘时找不到子宫壁与胎盘边缘可分离的界线,多为完全植入性胎盘,如部分性植入胎盘则未植入部分剥离容易, 但植入部分无法剥离, 强行剥离时感子宫壁随胎盘剥离而移动, 且感宫壁变薄, 甚至可剥破宫壁。植入胎盘常见于前置胎盘, 尤其前置胎盘但无产前出血时应警惕植入胎盘。(3) 植入性胎盘是造成子宫内翻的一个高危因素, 本例 1、2 均属处理粘连及植入胎盘时将子宫底牵出阴道口外。 2 (4 )植入性胎盘残留可成为胎盘息肉,是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之一。也有成绒毛膜上皮癌之虑。治疗胎盘植入病情比较凶险, 子宫切除是治疗胎

胎盘植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zonghong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