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乐教育原则.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单纯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与共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享受成功
这些新理念对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发现式、情景学习式、合作学习式、角色扮演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新的方式、方法
一、情感体验与审美原则是音乐教育的核心。
1、因此音乐教学都应围绕这个核心进行中小学生几乎都喜欢音乐,其原因就是音乐能带给他们审美愉悦,这种愉悦感是由音乐的情感内容引发的美感,当学生从中获得了美感体验,他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审美教育的目标就实现了。
2、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感知是情感体验的主要渠道,学生在多次反复地倾听音乐中从感性愉悦的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升华层面,在想象与联想中,加深情感体验。
听觉与视觉艺术同属形象思维的范畴,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借助具有视象性、具体性的画面,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画面展示的方式多用挂图、多媒体手段。
3、运动觉感知音乐的方式,是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动作来完成的,随音乐作体态律动、舞蹈、表演,是将身体运动与音乐融为一体的方式,这种形式表现的是音乐的意境和情绪,它能调动学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4、教学活动中的唱、奏、演、听、跳,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听觉感知、视觉感知、运动觉感知是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创造意识与创新原则
创造性可以认为是音乐的基本属性。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都属于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其中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当属音乐欣赏,尽管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但是,它能够通过一种中介因素来引导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在音乐教学中,中小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性的活动主要体现在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欣赏教学中进行想象与联想。
想象
例如对李焕之《春节序曲》的A段主题,可从下述三方面进行想象教学:
(1)情绪式想象
热烈、欢快的基本情绪,一般的学生都会有相同的体验,对回答其它情绪,并能说出理由的学生应特别鼓励。
(2)情景式想象
春节期间的北方秧歌表演是大致的情景,如果有学生说仿佛看到的是南方的舞狮、舞龙等,老师也应加以赞赏。
联想
例如对法国作曲家圣。桑于1886年创作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一首《狮王进行曲》、第十三首《天鹅〉,可从下述三方面进行联想教学:
(1)类比式联想
狮王与天鹅的主题比较:旋律、节奏、音色各自的特点?狮王与天鹅的形态、生活方式比较:体形、色彩、活动方式各自的特点?大型猛兽(如狮)的音乐表现是低沉而粗犷,此外,还适合表现哪些动物?
小型野禽(如天鹅)的音乐表现是优美而舒展,此外,还适合表现哪些动物?
《动物狂欢节》里描写的是原始森林的动物。“唐老伯”的农场里有哪些动物呢?哪些是凶猛的,哪些是温顺的呢?你能为这些动物创作

音乐教育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