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神病学:精神病学总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神病学 —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精神疾病的概念:

精神疾病:“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精神病学分支
社会精神病学
跨文化精神病学
司法精神病学
儿童精神病学
老年精神病学
精神药理学
生物精神病学
二、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DALY),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经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国外情况:
国外大约25%~30%的急诊病人是由于精神障碍方面的原因而就诊;在美国,每10 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中住进精神病院;约1/4~1/3的人群因精神卫生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的统计,%以上(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
主要精神障碍所致全球疾病负担的排位
精神障碍
全球
高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单相重症抑郁症
4
2
4
酒依赖
17
4
20
双相心境障碍
18
14
19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
22
12
24
强迫症
28
18
27
33
9
41
药物依赖
41
17
45
惊恐障碍
44
29
48
痴呆
三、对精神病本质认识的历史转变:
(一)对精神病本质认识的历史转变:
在黑暗的中世纪,精神疾病被认为是“魔鬼附体”,被送进寺院,用祷告、念咒等驱鬼方法进行治疗。
18世纪工业革命的高涨和科学的进步,医学逐步摆脱了神学的束缚。比奈尔(Pinel)第一个被任命当“疯人院”的院长。
19世纪,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临床资料的积累,认识到精神失常是一种脑病。
20世纪以来,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因素等引起的心理应激,不仅影响心理功能,同时通过大脑,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体内内分泌、代谢和免疫功能,可影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因此医学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1.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l)指仅从生物学角度片面地看待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间转化,而不考虑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发生的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就是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和生物细胞没有损伤;疾病就是微生物侵入人体或组织细胞受到损伤产生病变。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从生物、心理、社会三轴系统综合看待健康和疾病。即认为健康是躯体(生物)、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都处于良好状态;疾病发生和三种因素都有关系;心身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对任一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护理都应从三轴系统全面考虑。
当前医学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阶段。

精神病学:精神病学总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窝窝爱蛋蛋
  • 文件大小254 KB
  • 时间2021-06-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