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服中药药方: 1 、湿疹中药方- 脾虚化热【湿疹症状】皮肤湿疹,以四肢为多,开始散在全身,以后逐成片状增多,瘙痒,搔破后流黄水,无发热,饮食尚佳,睡眠不实,大小便正常,舌质正常,苔黄腻,脉陈弦细数。【湿疹治法】养血清热,祛风除湿【湿疹方药】归尾 5克, 赤芍 6克, 干地黄 9克, 川弓 5克, 丹皮 6克, 何首乌 9克, 胡麻仁 5克, 黄柏 6克, 白蒺藜 9 克,苦参 6 克,蝉蜕 3 克,红花 3 克,蛇蜕 3克【用法】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忌辛辣腥发之物【湿疹按语】此型湿疹,以四肢为多,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四末,并主肌肉,其病因由脾弱生湿,湿聚生热, 热则生风,风湿博结,发于皮肤,四肢尤甚,所以治以养血,清热、祛风、除湿之法。 2 、湿疹中药方- 胃经积热【湿疹症状】初起丘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湿疹大者如钱,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瘙痒,稍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皮疹,脓疮,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湿疹治法】养血熄风,杀虫清热【湿疹方药】荆芥 10 克,白藓皮 15 克,当归 10 克,大黄 10 克,防风 10 克,百部 10 克,连翘 10 克【用法】共炒研极细末,每次 6 克,饭后两小时,滚水冲服,每日两次。【外洗法】用艾叶一把,加鸽粪一把熬水,温洗秃疮后,再用温水淋洗一次,拭干。【湿疹按语】该病由于胃经积热, 化风生虫所致。故方中以荆芥、防风透散风热于外; 大黄荡涤胃热于下; 连翘、百部、白藓皮泄热杀虫;当归养血祛风。【湿疹方药】全虫方全虫(打) 6 克,皂刺 12 克,猪牙皂角 6 克,苦参 6 克,刺蒺藜 15 克,炒槐花 15 克, 威灵仙 12 克,黄柏 15 克,白藓皮 15 克,川军 15 克【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 3 、湿疹中药方- 血热外感【湿疹症状】周身疹点细小坚硬为粟,质白根红,瘙痒异常,抓破则有黄色水液浸淫蔓延,痒极则肤红发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湿疹治法】疏风祛湿,败毒泻火【湿疹方药】金银花 30 克,土茯苓 30 克,蒲公英 30 克,紫花地丁 30 克,白藓皮 15 克,野菊花 10 克,炒黄柏 10 克,炒黄苓 10 克,干生地 10 克,连翘 10 克,蝉蜕 10 克,荆芥 3克【用法】浓煎,分三次服。三剂为一个疗程。疮愈后则停服,未痊愈可续服三剂。如经数月或一年后再发时,可照方再服【湿疹按语】方中以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清热败毒而消肿;生地、黄苓、黄柏、连翘清热凉血泻火,并能燥湿;土茯苓、白藓皮祛风除湿;蝉蜕、荆芥疏风散热。 4、湿疹中药方-风湿蕴毒【湿疹症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皮纹增宽加深,色素沉着、苔藓样明显,瘙痒无度, 色薄白苔少,脉细数。【湿疹治法】熄风止痒,除湿解毒【湿疹方药】全虫方全虫(打) 6克,皂刺 12克,猪牙皂角 6克,苦参 6克,刺蒺藜 15克,炒槐花 15克,威灵仙 12克,黄柏 15克,白藓皮 15克,川军 15克【用法】久煎,一日一剂,每两服。忌食辛辣【湿疹按语】方中全虫性辛、甘、平。有毒。入肝经,走而不守,能息内外表里之风;皂刺幸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之气,涤清胃肠积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 “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幸扬不得
湿疹的治疗方法及食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