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 ” 2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 古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耀眼夺目。 在你的记忆
中,有哪些古诗是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呢?背一背。
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首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乞巧。
二、初读
1、板书课题:
看老师写课题,会读吗?(指生读) 。 “乞”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生说。师
板书比较“乞——气”,书本P 12 4,端端正正地写一遍。“乞”是什么意思?
齐读课题。
2、下面就来读读这首诗吧,注意:
读书有三到今今(谓心到、眼到、口到) 。请你自由反复地读,努力读正确,读
流利。
⑴由读;
⑵指生 2、 3 读;
⑶齐读。
3、孔子曾说过: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下面就请你再来读读古诗,边读边想,学思结合,可以借助课后资料袋,想想诗
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自学。
4、学完的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在小小组里相互交流交流,不明白的地方与大伙
讨论讨论:
⑴讨论。
⑵集体交流:
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句?
⑶是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平时学习中,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向他们学习。
三、研读
1、现在还有哪些问题未能解决呢?指生说,
师引导:敏而好学今今不耻下问。
2、 “七夕今宵看碧霄” :
⑴请关注第一行中两个读音相同的字。
①生找出来,师板书:宵,霄。引导组词理解;
②在诗句中, “今宵”就是指:今天晚上;
“七夕今宵” :七夕节的晚上;
“碧霄” :深蓝的天空。
⑵“碧霄”是什么样子呢?能想像出来吗?指生说。
⑶在七月初七的晚上,抬头仰望天空,深蓝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出示星空图。
⑷七夕今宵看碧霄, 看着这美丽的星空图, 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
个流传甚广的神话故事——播放故事。
⑸多么生动的神话啊,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读(一、二两句) 。
3、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还写了些什么再读读古诗:
⑴自由读,指生说。
⑵向谁乞巧?
“织女”在天宫里不停地织着云霞,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杰作。
①看图片;
②你想用哪些词句来形容这么美的云霞?指生说;
是啊,出示课件、齐读。
③这么美的云锦都出自——织女的巧手。
人们对织女的云锦啧啧稀奇, 少女们也羡慕得不得了。 她们羡慕什么呢?指生说,
心灵手巧(板书) ,所以,七夕节的晚上,人们都会望着秋月乞巧(回题)
出示: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4、轻轻地吟诵这两句,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隐约浮现怎样的场景:
⑴指生说;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