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简史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简史
一、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的萌芽
时间:原始社会至鸦片战争时期
主要特征: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实施,并没有产生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
(一)学前教育思想孕育的背景
→从统治者角度看,“学而优则仕”成为教育儿童的指导思想。
→从家庭及个人角度看,“光宗耀祖”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从文化角度看,学前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儒家文化紧密相连。
第1页/共60页
(二)早期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散见在古代的书籍谚语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
西汉时期:
《大戴礼》的《保傅》篇中曾记有殷周统治者如何注意胎教,如何为太子选择保傅人员,使太子“自为赤子时,教固已行矣”
第2页/共60页
(2)贾谊
:站在国家兴亡的立场上
(古代胎教学说的奠基人之一):父母的重要性,认为选择品德好的人为配偶,有利于胎教
“正礼”教育,孕妇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合乎“礼”

:体、智、德(太保、太师、太傅)
第3页/共60页
(3)颜之推
在《颜氏家训》中,《教子篇》、《勤学篇》中论述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用“试儿”的方法,观察婴儿期感觉—运动发展的特点。他注意胎教,指出:“婴稚(7、8个月大)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代表性的学前教育思想:
,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成败兴衰。
,容易奏效。

“务实节用”的人才→“德艺同厚”:德行、 “学艺”(对子弟道德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广泛学习经史、百家等,还有熟习各种杂艺)
第4页/共60页

(一)及早施教:抓紧时机,早到胎教
(二)严慈结合:有教有爱、体罚
(三)均爱勿偏:一视同仁
(四)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环境陶冶
(五)博习致用
第5页/共60页
(4)朱熹
在《童蒙须知》和《小学》中
朱熹也注重胎教,他认为孕妇应注意“一寝一坐,一言一念,一视一听”,以使胎儿能够“气禀正而方理全”。乳母必须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等道德品质。
主要学前教育思想
,从小学→“眼前事”(眼前日用之事)做起: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严格、不间断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
第6页/共60页
表1-1 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教育家的主要著作及观点
教育家
主要著作
主要观点
贾谊
关于早教的论述见于《新
书》的《傅职》、《保
傅》、《劝学》、《胎教》
主要针对皇太子的教育而言:对太子的教育应尽早实施;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成功的保证;按儒家的理想人格来塑造太子,以儒家学说作为太子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颜之推
《颜氏家训》
提倡及早施教;主张严慈结合;要求均爱勿偏主张博习致用;注重成年人对幼儿的影响;
朱熹
《童蒙须知》
《小学》
重视胎教;强调幼儿教育中应该慎择师友;
强调学“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第7页/共60页
表1-2 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我国教育家的主要著作及观点
第8页/共60页
二、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
◆时间: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
◆主要特征:
我国开始尝试社会化学前教育 ,民国时期以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为代表的诸多教育家投身于幼稚教育改革,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满足中国国情需要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
第9页/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思想简史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812 KB
  • 时间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