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精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精
饮酒
陶渊明
第1页/共43页
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
桑人。其青年时曾任过小
官,后罢官,归隐山林,
从此不复出仕。其诗作清
新朴实自然,世称田园诗
人。我们学过他的《归园
田居》(其三),
《桃花源记》等。
第2页/共43页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路很窄草长得很高,夕阳的露水把衣服打湿了, 但这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只要不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就可以了。
第3页/共43页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
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
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
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
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
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
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
心境。
第4页/共43页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建造房屋住在众人集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
在东边的篱笆旁的菊园里采摘菊花,悠闲地抬起头来又看到了南山。
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一群飞鸟结伴而归
这里边有人生的意义,想说出来却又忘了要说的话
问您怎样才能做到如此呢?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第5页/共43页
品读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合陶渊明的“归隐”思想分析“车马喧”的含义。)
“车马喧”既实指车马等人世的喧闹,也意谓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诗人归隐后心境恬静,不与权贵交往,所以没有什么有地位的人来拜访他。这句是说,虽然身处人境,但由于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能免于世俗的困扰。
第6页/共43页
品读赏析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的“心远”怎么理解?)
“心远”是本诗的诗眼,这里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写出了诗人悠闲、旷达平和的心境。
第7页/共43页
品读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名句,赏析其意境。)
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后人只要言菊花就会想起陶渊明。“东篱”也具有一种象征意义,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隐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
陶渊明以其高洁之情怀,悠然之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契,怡然自乐。
第8页/共43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东篱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超然物外)的心境,最能表现诗人的高洁志向和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见”字也用得极妙,“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从而表现诗人恬淡、闲适、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第9页/共43页

古诗三首饮酒行路难游山西村精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345
  • 文件大小1.52 MB
  • 时间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