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你知道密码吗?——探秘分支结构
广州市长兴中学 张成禧
一、学习者分析
(一)知识能力特征:
1、已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本要素,并学习了顺序结构的程序,逐步熟悉VB的编程环境,也已经知道赋值语句、输出语句和InputBox函数的功能。对程序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基本读得懂简单的程序,具有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2、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程序设计的思维模式,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学习风格特征:
1、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普遍愿意尝试和探究学习;
2、本班学生虽然普遍不爱当众表达,但是独立自主意识较强,善于动脑。教学中应引导和鼓励发表意见、提出疑问,促进协作探究学习的发生。
二、教材内容分析
《分支结构》是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二章《程序设计初步》第5节的内容。
在本章的地位:本节是《程序设计初步》教学中一个基础内容,也是学生理解、掌握程序设计的一个转折点。它是建立在学生已学习的顺序结构的基础之上,为后续学习循环结构作了铺垫。本节是本章的又一个重点、难点。
对学习内容的处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对课本画圆程序兴趣不太大,于是本课将经典故事《你知道密码吗?》的程序游戏化,以密码验证程序引领和优化本课的内容,围绕着一个实例内容来展开相关的学习,学习内容承前启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条件程序的格式、流程及其基本思想、分支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
难点:条件语句的格式、分支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分支程序的结构,流程以及作用。
(2)知道条件语句的作用,初步掌握分支语句的格式。
(3)领会分支程序的结构、执行过程及作用。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修改与实践的活动,体验程序运行结果掌握分析程序结构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运行程序、分析程序、体验程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体验程序,分析程序和修改程序,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是本章的又一个重点难点,分支的应用在程序设计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为此,必须熟练掌握,故采用情景设置,讲练结合,任务驱动等多种立体方式呈现。运用教师主导,学生主动,亲身体验,总结思考提高的教学策略。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分支选择的概念,通过“密码游戏”的运行、分析来说明,然后反复体会、修改程序对分支语句的执行顺序、语句格式不断加深理解。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展示故事:《你知道密码吗》。
引导学生阅读该故事。
学生阅读故事
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调动学生情绪。
观察
与
体会
引导学生玩游戏“你知道密码吗”
展示源文件资源:游戏中的密码
指引学生进入观察与体会环节,提示操作要点。
巡堂
,并尝试输入密码,打开文件
,感知游戏运行过程,猜想、思考程序
上机体会感知的过程中,促进对新知的思考,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分析
与
了解
。
。
,
第5节 你知道密码吗?——探秘分支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