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建筑抗震2
高突地形地震反应的总体趋势:
,高处的反应愈大;
,反应相对减小;
,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大;
,远离边缘的中心部位的反应明
显减小;
,其顶部的放大效应相应加大。
对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的陡 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应估计不利地段
对设计地震动参数产生的放大作用(增大系数)。
第2页/共51页
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
---局部突出地形顶部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放大系数
---局部突出地形地震动参数的增大幅度,
---附加调整系数
第3页/共51页
局部地质构造:断裂(发震断裂和非发震断裂)
发震断裂:具有潜在地震活动的断裂
浅源地震多与断裂活动有关
地震时,发震断层可能出现很大的错动,建筑物严重破坏。
非发震断裂:是指场地内与震源无构造联系的断裂。非发震断裂无加重震害的趋势。
第4页/共51页
发震断裂的活动特点:
(1)地震震级愈高,出露于地表的断裂错动与断裂长度愈大
(2)覆盖层厚度愈大,出露于地表的断裂错动与断裂长度愈小
(3)地质年代愈久远,断裂的活动性愈小
《抗震规范》规定:对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
2)非全新世活动断裂;
第5页/共51页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m和90m。
若不符合上述情况,应避开主断裂带。其避让距离不宜小于下表对发震断裂最小避让距离的规定。
__
200m
400m
专门研究
9
__
100m
200m
专门研究
8
丁
丙
乙
甲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烈度
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m)
第6页/共51页
工程上最常遇到的是非发震断裂
非发震断裂:与地震活动没有成因联系的断层
地震作用下一般不会产生新的错动,对建筑物破坏无明显影响
不宜将建筑物横跨在断层上,以免可能发生的错动或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
第7页/共51页
地下水位对建筑物的震害有明显影响
1)水位越浅,震害越严重
地下水位深度在5m以内时,震害影响最明显
2)地基土的类型不同,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亦不同
软弱土层影响最大:粉砂、细砂、淤泥质土等
粘性土次之
坚硬土影响最小:碎石、角砾、卵砾石等
第8页/共51页
场地条件对建筑物震害影响的主要因素:
1)场地土的刚度
2)场地覆盖层的厚度
震害表明:
1)在同一地震和同一震中距离时,软弱地基地面的自震周期长,振幅大,震动持续时间长,震害也重。
2)软弱地基上,柔性建筑易遭到破坏,刚性建筑表现较好;坚硬地基上,柔性建筑表现较好,刚性建筑表现不一。
总体:在软弱地基上建筑物的震害比刚性地基上的要严重
3)建筑物的震害随覆盖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加重
第9页/共51页
场地的地震效应
场地土对从基岩上传来的地震波有放大作用
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从震源传来的地震波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分量组成,其中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对应的周期。
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取决于场地的固有周期
土层的过滤特性和放大作用
场地固有周期的简化计算公式为:T=4H/ν
H为场地覆盖层厚度;ν为土的剪切波速
第10页/共51页
建筑抗震2PPT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