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 儿童同伴关系一、概念的界定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 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到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同伴关系日益受到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家的重视。二、我国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儿童同伴关系日益受到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科学家的重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发展心理学家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此给予了关注。该研究的兴起一方面受国外相关研究的影响, 另一方面, 我国自 20世纪 70 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使得对同伴关系的研究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20世纪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研究人员首先对国外有关儿童交往研究的介绍,然后在了解和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 对我国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本土研究。这一时期, 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既大量散见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当中, 也有对儿童的交往及能力进行教育干预的研究。从目前我国关于儿童同伴交往的研究状况来看, 主要侧重于对儿童现实交往问题的探讨, 教育对策的思考及交往技能和良好交往行为的培养。自 1970 年以来,我国对同伴关系的研究逐渐系统和深入,使人们对同伴关系的认识不断丰富。(一)关于儿童同伴交往的意义: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其主要意义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二是同伴关系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映的机会;三是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四是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二)关于同伴交往特点:年龄方面,儿童交往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由不稳定逐渐趋向稳定, 大班儿童交往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页脚.. 过程中,小班到中班时期出现了一个加速期,中班与大班儿童交往水平相差无几。采用自然观察法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中发现: 在全部攻击性事件中工具性攻击比例略高于敌意性攻击, 小班儿童的工具性攻击极显著地高于敌意性攻击, 中班儿童的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行为次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大班儿童的敌意性攻击次数极显著地高于工具性攻击次数。性别方面, 王小英研究发现:3~6 岁儿童同性交往多于异性交往,在3~4岁组二者差异很小,在4~5岁组男孩与同性交往几乎是与异性交往的两倍,而女孩则无此明显的差异,男孩交往对象极广,5~6 岁组儿童与前两组相比发生了逆转现象, 女孩与同性交往的次数几乎是与异性交往次数的两倍。而男孩则无此明显差异,女孩交往水平高于男孩,女孩的合作游戏明显多于男孩, 男孩对同伴做出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拒绝。(三)关于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儿童的基本行为特征、儿童的性格、体形、情绪情感特征、交往的积极主动性、社交技能

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8632182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