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因沟内有九个寨子而得名。九寨沟的山水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期,现保存着大量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九寨沟的地下水富含大量的碳酸钙质,湖底、湖堤、湖畔水边均可见乳白色碳酸钙形成的结晶体;而来自雪山、森林秋天里的九寨沟的活水泉又异常洁净,加之梯形状的湖泊层层过滤,其水色愈加透明,能见度高达 20 米。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被誉为九寨沟" 五绝"。九寨沟的历史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东临甘肃文县,北与甘肃舟曲、迭部二县连界,西接四川若尔盖县,南同四川平武、松潘县接壤。古称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武帝天和元年改置扶州,唐代宗大历五年没入吐蕃,清雍正七年于南坪坝筑城置南坪营, 始称南坪, 1953 年设南坪县, 1998 年 6月更名为九寨沟县。 1978 年国务院发布文件编号 256 ,正式宣布四川九寨沟被评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1979 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1984 年成立管理局, 九寨沟正式做为风景区对外开放。 1992 年 12 月 14 日, 经联合国教科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在美国新墨西哥圣菲召开的全委会第十六届大会表决一至通过将九寨沟与黄龙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由马约尔颁发了证书。 1997 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2000 年评为中国首批 AAAA 级景区, 200 1 年2 月取得“绿色环球 21 ”证书,时至今天九寨沟和黄龙已成为拥有三项桂冠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九寨沟的风景翠海水,是九寨沟的精灵, 而九寨沟的海子( 湖泊) 更具特色, 湖水终年碧蓝澄澈, 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秀美的,玲珑剔透; 雄浑的,碧波不倾;平静的,招人青睐,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 倒映湖中。“鱼游云端,鸟翔海底”的奇特景色层出不穷,水上水下,虚实难辩,梦里梦外, 如幻如真。彩池则是阳光, 水藻和湖底沉积物的“合作成果”。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相互浸染,斑驳陆离, 如同抖开的一匹五色锦缎。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有的湖泊, 随风泛波之时,微波细浪,阳光照射,璀璨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有的湖泊, 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 朦胧中仿佛蛟龙流动。整个沟内, 奇湖错落, 目不暇接。百余个湖泊, 个个古树环绕, 奇花簇拥, 宛若镶上了美丽的花边。湖泊都由激流的瀑布连接,犹如用银链和白涓串连起来的一块块翡翠,各具特色,变幻无穷。叠瀑瀑布是水流形式中的佼佼者,大自然之一绝,九寨沟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国。这里几乎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就象一台台绿色织布机永不停息地织造着各种规格的白色丝绸。这里有宽度居全国之冠的诺日朗瀑布,它在高高的翠岩上急泻倾挂,似巨幅品帘凌空飞落,雄浑壮丽。有的瀑布从山岩上腾越呼啸, 几经跌宕,形成叠瀑,似一群银龙竟跃,声若滚雪,激溅起无数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雾。朝阳照射,常常出现奇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彩林这被誉为九寨沟五绝之三的彩林,覆盖了景区一半以上的面积, 200 0 余种植物,争奇斗艳,林中奇花异草,色彩绚丽,沐浴在朦胧迷离的雾霭中的孓遗植物,浓绿阴森,神秘莫测,林地上积满厚厚的苔藓,散落着鸟兽的翎毛。充满着原始气息的森林风貌,使人产生一种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