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配电网是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广大用户紧密关联, 配电网对实现向用户可靠电力供应、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改善配电网建设运行条件, 公司认真组织实施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规范工程建设标准。整体上看,公司配电网建设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有效改善了供用电条件, 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截至 2009 年底,公司系统 110kV 及以下配电网投资占电网总投资比例已达到 40% 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城市和农村电力需求增势强劲, 部分地区用电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公司系统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 现有配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已出现难以满足用电发展要求的情况, 配电网供电面临着巨大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 公司系统配电网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为加快配电网发展, 改变配电网建设滞后的局面, 提高配电网管控力度,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公司于 2010 年年初提出了实施城市和农村配电网统一规划的工作部署, 并以此为指导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公司系统配电网“十二五”规划工作。与传统配电网规划按照专业分头管理的工作模式不同,“十二五”配电网规划采取城、农网合一规划, 并由公司发展部统一管理, 不仅有利于统筹协调城、农网规划工作,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配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但是目前公司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配电网基础数据的积累普遍不足, 无论是在数据统计范围上还是在数据统计口径上尚不能满足“纵到底、横到边”的大规划体系的要求。上述情况给“十二五”配电网规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 推动配电网规划工作有序开展, 公司适时提出了开展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对提高公司系统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引导建立指标数据库, 逐步积累覆盖公司各项管理和业务的指标数据, 能够为配电网规划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将其作为评价配电网统一规划成效的工具,及时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能够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提供依据。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衡量公司配电网规划的工作水平,通过对配电网规划内容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 掌握配电网规划方案对规划目标的满足程度和对现状电网的改善程度, 并通过指标体系的实施及结果的分析, 进一步促进配电网规划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实践,推进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配电网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三、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 110(66)kV 、 35kV 高压配电网和 10(20)kV 中压配电网,并适度反映 110kV 以上主干网和 低压配电网;重点应用于公司总部对省级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的评价。考虑到地区发展的差异性, 省级公司可参照此制定相应的评价细则对区县公司配电网进行评价。四、评价指标系统建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节能环保政策, 遵循电网发展规律,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 以建设坚强智能配电网为目标, 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率和供电质量为总抓手, 坚持配电网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要求, 推动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配电网, 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用电的需求。(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配电网处于整个电网的最底层,与用户紧密相连, 具有点多、面广、线路长的特点。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必须充分考虑配电网的上述特点, 确保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即在评价指标选择方面,应准确、规范、可比;在评价指标数据来源方面,应真实、可靠; 在评价结果方面, 应客观、全面。具体的讲,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 6 个方面原则: 1 .准确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外延界定确切,统计口径无歧义,重复计算的指标数据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 .规范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分类、计量单位、计算方法、调查表式等应有统一的规范性要求,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3 .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应方便不同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状态下配电网规划建设情况的相互比较,突出导向性效果。 4 .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要有可靠的统计数据渠道,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暂时不能统计又十分必要的指标可先设置, 随着公司信息系统的完善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