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想北平》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想北平》教学设计2] 想北平教学设计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教学设计思想: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的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阅读鉴赏的主动性。尤其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及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文本、关注文本。语文教学,重要的出发点就是文本。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文本的解读情景,以便最大可能的让学生建立与文本的交流对话关系,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帮助他们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知识积累、情感态度引入文本阅读中,思考、探究、真正把握文本,获得独到的审美体验。
  《想北平》是一篇短小而情感真挚的散文作品。因此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建立学生与文本、作者的情感交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本文主要抒发老舍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并以此为全文的脉络和主线。因此在授课时,找准合理的能带动全文的感情语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作为切入口,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与鉴赏。
  教学目标:
  1 了解老舍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创作历程和创作风格。
  2 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体验,进一步了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浸透的对故土的眷恋之情,理解远离故乡漂泊游子的思乡之情。
  2 结合全文,根据语境揣摩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教学原则:以学生阅读思考为课堂教学主线,以教师启发点拨为主导,以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训练为主要课堂活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等等都会让古往今来的人们唏嘘感慨。同学们能说出一些传达家园之思的诗句吗?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能为学生创设理解和解读文本的情感情景,同时可以唤起学生的知识积累继而导入本文的教学)
  二了解老舍和老舍的北平
  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
  你读过那些老舍的作品,有何感受?
  通过阅读文本你认为老舍和北平有着怎样的关系?
  你所了解的北平景物和风貌有那些?
  (投影展示老北平的风貌图片)
  2作者生平及其作品简介
  (投影展示)
  三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文本,划出认为重要的语句或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结合文本的“对话栏”进行文本评点。
  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反复研读文本,具体分析探讨。
  1切入文本,把握思路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

《想北平》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80 KB
  • 时间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