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后一课》人物描写.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后一课》人物描写:《最后一课》人物特点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1、小弗朗士:
  小说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小弗朗士是个贪玩、幼稚的孩子。他正在上学的路上,不过他不打算去了,因为老师要检查的分词用法他一点也不会,他心里的价值标准是到野外玩比学习更有趣。他关心的那些事:歌唱的画眉、晴朗的天空、暖和的天气、操练的士兵。这些的确美好、有趣。但是他到底还能管住自己,跑去上学,所以他也很可爱。他幼稚,虽然知道“最近两年”从布告牌上知道的“败仗”“征发”“司令部的各种命令”都是“坏消息”,可他对布告牌上又写上的新的“坏消息”并不像大人们那样特别注意,他爱看士兵的操练,即使是侵略者普鲁士兵的操练,他也照样认为“有趣”。
  当他看到教室中的种种“不平常”的情景时,他“吃惊”和“诧异”了。格外安静的教室、穿着礼服的老师、脸上带着忧愁拿着破旧的初级课本的镇上的人们,都让迟到的小弗朗士感到一种“严肃的气氛”。知道了“最后一课”的消息,他“万分难过”!他为自己的权力被剥夺了而难过,尽管他过去并没有珍视这一权力,他恨那些“只许”法国人学德语的“坏家伙”。这是一个孩子对像母亲一样的祖国那种天然的、血肉相连的、朴素的感情。
  祖国被异族侵略的严峻事实震动了小弗朗士幼稚的心,韩麦尔先生的谆谆教导使他从贪玩变得热爱学习,从幼稚变得懂事,使他朴素的感情走向成熟。他对自己过去的贪玩深深“懊悔”;对老师、对课本都非常“舍不得”;希望付出任何代价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而答不出来心里很“难受”;老师讲的学好祖国语言的深刻意义,使他明白了学习的目的,他以从未有过的细心学习“最后一课”,课上的内容他“全都懂”,甚至觉得“挺容易”。小弗朗士的懂事和成熟还表现他对老师的理解上。以前,他心里记着的是老师的戒尺,给自己的惩罚和“骂”,现在感到被侵略者赶走的老师很“可怜”,这是对具有共同命运的人的理解和同情;他明白老师穿上礼服是为了“纪念最后一课”;还能设身处地地想到老师将离开生活、工作了四十年的地方是多么“伤心”;在完全理解了老师和老师的话以后,他感到“最后一课”“永远也忘不了”,感到老师“从来也没有这么高大”。
  镇上的人们都来到教室,他也明白了他们“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他们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韩麦尔先生:
  《最后一课》的每一位读者的心中都深深地、长久地印着韩麦尔先生的形象以及和他的形象不可分割的礼服、名言、“法兰西万岁”的一行大字。
  漂亮的绿色礼服、皱边的领结、绣边的小黑丝帽,韩麦尔先生穿上这套礼服郑重、严肃地纪念“最后一课”,文章通过人物外在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大悲痛及凝结着的种种复杂的感受,从而韩麦尔先生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这一行动带有一种悲剧色彩,因而异常打动人心。

《最后一课》人物描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1964101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