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腊八粥
叫“七宝五味粥”。 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 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节吃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 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顾名思义, 就是在阴历腊月 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腊八节吃冰
腊八前一天, 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 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
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 在春节前夕的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
初八前后, 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 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
豆腐”。
腊八节吃腊八面
中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 人们不吃腊八粥, 而是吃腊八面。 隔 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1、陕西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
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 保存着吃了几
天还有剩下来的, 却是好兆头, 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
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有些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
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
人一起吃。
2、甘肃腊八节的习俗。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
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
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宁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
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
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4、 江浙腊八节的习俗。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 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
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
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腊八粥则一般用胡桃仁、 松子仁、 莲子、 红枣、 桂圆肉、 荔枝肉等,
香甜味美。据说,这种煮粥方法还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
5
最新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节习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