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浅谈契约视野下的婚姻观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系)
专 业
时 间 2015年11月18日
中金球萋韶&在辔 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婚姻自由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满足,在婚 姻自主不断发展的同时,婚姻契约观也一直存在,尽管它有时也会被质疑。但 不可否认的是婚姻制度的建设离不开各种婚姻关系理论,尤其是婚姻契约观。
契约视野下的婚姻观是存在于婚姻立法中的默示规则 ,在婚姻当事人没有约定
的情况下,这些默示规则就成为调整婚姻关系的重要规则。基于此,我将从婚姻 契约观的角度对婚姻是否为契约做更进一步的解读。
关键词:婚姻契约观,婚姻关系,婚姻法,制度
第#页
中金立萋利总在辔 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目录
1绪论 1
2婚姻契约观的发展 1
婚姻契约观的发展史 1
什么是婚姻 2
什么是契约 2
婚姻、契约及婚姻契约 3
3当今的婚姻契约观 3
学理界的理论批判 3
对婚姻契约观的肯定 4
4契约在婚姻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5
婚姻契约的日常体现 5
婚姻制度的完善 6
婚姻契约的身份属性 7
5结语 8
第#页
⑨而金 立美利总史格 毕业设计(论文)用纸
1绪论
用契约论来解读现代婚姻和婚姻立法,目的是为了更加理性去地看待我们 的婚姻,将婚姻置于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正确认识关系规范、社会规范和法 律规范在婚姻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人们婚姻关系中的对立和统一,协调个人自 治和国家干预,并通过法律制度的,引导并鼓励双方长期承诺和互惠共享,防 止婚姻中存在的潜在不平等,惩罚婚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合理分配婚姻利益 和损失,最终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婚姻自由和公平正义。
2婚姻契约观的发展
早期的婚姻制度均是以夫为妻纲、男尊女卑为基础,婚姻的结合与家族利益、 传宗接代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婚姻的实质总体上是一种身 份制度,契约要求的自由、平等和私人自治都基本无从谈起,但罗马法和教会 法中有关结婚合意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一定的契约属性,这也为婚姻 契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婚姻契约观的发展史
近现代首先采用选择民事婚制度的是 16世纪的尼德兰(荷兰)。再到1787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敕令中肯定了选择民事婚制度。 法国大革命之后,1791 年的宪法指出:法律视婚姻仅为民事契约。接着有1804年法国民法典的规定: 未经合意不得成立婚姻。在德国,率先采用民事婚制度的是1850年的法兰克福 地方法。1874年普鲁士法和1875年的帝国法颁行后,民事婚制始普及全国。 在英的婚姻为有效。 1898年的婚姻
法始规定结婚无须举行宗教仪式。承认婚姻本质是一种契约这在西方早已有定 论,法国、德国和瑞典的《民法典》中都承认婚姻是一种民事契约,婚姻契约 说在我国理论界虽未形成通说,但在《婚姻法》修正案的相关规定中体现出主 体人格的独立,尊重当时人婚姻自由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婚姻契约理 论有利于继续在婚姻法中贯彻独立、平等、自由和正义的理念,有利于倡导婚 姻当事人自主协商婚姻事务。
什么是婚姻
《礼记》中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东汉的《白虎通》中说: 婚者谓昏时行礼,故曰婚,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 姻。”婚姻是家庭和社会的总开关,是子女成长、成才的基石,婚姻会涉及到 经济、人事等多种问题,婚后会涉及到计划生育、抚养子女成人的主体责任。 原始时代,就有了所谓的婚姻,这是一种群居高等生命的本能属性,自然法则 会用异性相吸的力量,使哺乳类生命繁衍生息。人类的婚姻存在形式以及结合 方式,受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时代和地区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多样的婚 姻模式,以及结合方式。构成婚姻是有前提条件的;前提条件可能是自己有的, 对方没有,或者双方的某些地方都比较薄弱,需要结合互补来达到强盛和繁衍 的目的;结婚的本质也是有目的的,”这个词, 除了形容人类姻缘的结合关系,还可以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婚姻 作为婚姻法的调整对象、婚姻法学研究对象,有较为明确的法学概念。婚姻的 法学概念与民法学中的 民事行为概念相对应,并在婚姻法学体系中始终如一。 它应涵盖以下三层含义:以男女两性结合为基础;以共同
浅谈契约视野下的婚姻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