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观后感
青春派观后感 1
前几天闲来无事就看了这部《青春派》,本来只是听别人推荐的说很好看,直到我
看完, 我才发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从出现了那部 《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我们就一直期待内地影坛能出现一部类似的、能唤起我们青春记忆的作品。不是《阳光
灿烂的日子》的悸动与迷惘,也没有《致青春》那样多的伤感和遗憾 ?不是别人的故事,
更多的, 它能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的产生共鸣,觉得电影里面某一个人物的故事
其实讲的就是自己。 我们可以在影片里清晰地看自己成长的影子,那些被岁月洗涤过的
酸涩,那些到我们到白发苍苍的时候还记忆犹新,总会去忍不住回忆的点点滴滴。
终于,我等到了这一部《青春派》。光看阵容和剧情介绍,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这
是一部典型的小成本制作,找了“青春”这个讨巧的题材打打怀旧牌,最后落入俗套,
看到的只是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可是,相信我,这次你们全错了。《青春派》是一部
一气呵成, 没有刻意雕琢的电影, 许多桥段和台词都可以让观众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
会心的大笑之后走出电影院,然后沉浸在自己关于青春的回忆里。有一些温暖,但绝不
是躁动不安的感觉。 60 后的导演刘杰在这部电影里讲的是 95 后的故事,这样的年龄差
距,让人很大程度上会担忧影片内容是否“接地气”的问题。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
余的,刘杰交出了一份让让人感到满意的答案,它不局限于某个年龄层,它是每一位面
对过高考的人都熟悉的场景。 也有过很多反映高考的电影, 如《全城高考》 、《高考 1977》 ,
但是前述高考主题的电影之所以没能收获成功, 是因为在创作方面, “为高考而高考” ,
把“高考”这个特定定义下的场景拍的过于程式化:太贴近生活,观众没必要再去过一
遍那段相对而言其实很枯燥的日子; 太过远离生活, 观众又会觉得太假, 产生不了共鸣。
《青春派》在这方面把握的很好,真正做到了故事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初衷,
高考的残酷得到了如实反映的同时, 也把高考之前那段时光中可能的趣味点都挖掘了出
来,还拼凑成了一盘味道不错的菜:电影从一开始,就让观众觉得“有戏”,愿意看下
去(由于涉及到剧透,原谅我卖个关子),虽然整个故事说白了就是围绕男主角如何希
望通过复读, 考上自己心仪的女孩所在的大学所展开, 但是每一段围绕这个核心的桥段,
都不温不火的衬托出了主题,恰到好处的带动了情节的发展。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
的女孩》一样,《青春派》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绪,或者感天动地的感情,只是一
群平凡的年轻人,平凡的故事,但是故事足够真实、自然,足够让观众被影片所触动, 足够让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 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些和自己有关的往事, 值得表扬的是本
片的演员们,虽然大都是地道的高中生,但是塑造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高中时代的纯真、倔强, 17、 8 岁年龄的梦想与追求,都被他们本色的“演”了出来。
这也算得上是刘杰导演的聪明之处,毕竟经过演技熏陶的职业演员,能找几个能演得好
高中生的本来就难于登天,更何况在这样一部“群戏”颇多的影片里,稍不留神,职业
演员的表演就会鹤立鸡群,显得非常突兀。
我深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都是呼唤真善美的,所以我不大相信筹备着搬上
大银幕的
青春派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