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咕咚教学设计
常春藤小学付聃聃 20190423
教学目标:
“咕、咚等”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地跟着别人,就容易做错事。教育学生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 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师:咚,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咕咚》。
“咕咚”。
。
二、初读感知
,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者看图猜一猜。
。
A:带拼音自读---指名读(纠错)---小老师领读
B: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C:这是本课的生字,你还认识吗?齐读
D:说认字方法
①讲象形字
今天咱们认识的12个生字中,还有形声字呢?谁能找出来。学生汇报
小结:形声字大都偏旁表意,声旁表音。我们就可以很快知道她的读音。齐读。
②象形字 鹿象
小结:同学们我们来这两个字,你看我们古人是这样写字的,你看多么像小鹿和大象本身的形状呀!随着时间的演变,鹿和像仍然有象形的特点,所以我们把它叫象形字。齐读2遍
③做动作识记生字。
掉 教师那一张纸示范,理解掉。
拦 请同学做一做
逃 请同学做一做
F:爬楼梯巩固字
讲要求:爬楼梯我们越往上声音越用力一些,由轻到重。开始!
三、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有几幅插图,几个自然段,还有哪几种动物?
1、范读。
2、简单提问:几个自然段,几幅插图?口述
3、几个小动物呢?他们都是?谁能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说。根据回答贴图片。
4、用填空的形式概括课文大体内容。
师提问 :谁能根据板书来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提问:哪位同学能根据板书说一说。
五、指导朗读、感悟道理。
(一)看第一幅插图,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自读
理解咕咚,是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
点课件,看读说一说咕咚指的是什么?出示第一幅图
预设:咕咚是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
说的太好,谁能听见了。谁能够声音洪亮再说一次。再请一位同学重复。
小结:咕咚就是木瓜掉进水里撞击水面的声音----咕咚。
可是小兔不知道这是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他可害怕了,指图说:你看它又是怎么做的?
A:预设:撒腿就跑、飞快的跑、逃跑
书上有一个四字词语又是怎么说的?谁知道?
B:预设:拔腿就跑 板书:拔腿就跑
“拔腿就跑”理解
你从拔腿就跑看出小兔子怎么了?害怕
20咕咚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