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47].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教学目标:
识记生字词
理解游记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词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各拉丹冬雪山资料,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
今天我们学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整理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读生字词
齐读“读读写写”字词
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①各拉丹冬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②第1自然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你认为“我”游览的是哪里呢?
请同学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关于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
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明确: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
词语有:草坝子——冰河砾石堆上——走下砾石堆,接近冰山——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
同桌间相互讨论,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11)第一天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12——15)第二天在冰塔林的所见所感
作者两次进入冰塔林,为什么第一次详写,第二次略写?
小结,布置作业
这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领略了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课后仿写一篇游记。
四、板书设计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4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65 KB
  • 时间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