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对策(一).doc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对策(一)
一、 目标的制定
任何教育的实施,都应该是目标在前,活动在后。因此,教师首 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计划,分不同时段(分主题、分 周等)拟订区域活动目标。在制定活动区目标时,要注意做到:
1、 制定的目标要适度。既不能因目标过高而使幼儿失去信心, 也不能因目标过低而压抑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如在制定“建构区”目 标时,中班的幼儿对活动结果比较感兴趣,追求的是:我搭的象座小 房子、你搭的象架小飞机等等,而大班对所建构的物体的色彩有了更 高的要求。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中、大班幼儿的特点制定适合 他们发展水平的目标,目标一定要适度明确。
2、 制定的目标要具体。目标的确定不一定要太精确,活动效果 也并非要求立竿见影的实现,但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具体。例如“语言 区”的活动目标,制定为培养幼儿的美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就要 引导幼儿正确理解什么才是美的,并能完美的设计、准确的表达。要 注意关注幼儿活动的过程,即注重幼儿主体的活动体验及在活动中做 出的努力,不必过分关注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重在对幼儿身心整体 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 区域的设置
首先,确定各区域的空间位置。
在设置上使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例如:角色区、表演区 等不宜与益智区相邻而置,因为幼儿来来往往的喧闹会影响益智区幼 儿的安静操作,动静反差太大;建构区的活动范围较大,就要找一块 比较宽敞的地方,便于幼儿活动;自然观察区、阅读区就要安排在光 线充足并且较封闭的地方,使幼儿能安静地观察和阅读。总之,整个 区域位置的确定,既要考虑动静分开,区域间的封闭以及交通的方便, 也要注意设置的区域中的幼应在教师的视野内,避免出现"死角"。
其次,布置活动区域。
按计划好的空间,将活动室用桌、椅、橱隔挡分隔成大大小小若
干个活动区域,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区角进行游戏。区域的规 模通常不大,三五个人一组。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各区角分别设有 标志图形,借助图形了解区角内容,避免直接接触词义引起的不便, 每个区域还要有儿童特点,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材料和玩具的摆放,应分门别类,装在开放、低矮、不拥挤的柜 子上,或分类放在篮子或盘子等透明可见的容器里,让幼儿一目了然, 借以潜在地邀请和吸引幼儿前来使用它们,并使幼儿能自行找到他们 需要的材料和玩具,或是将材料和玩具的图或名称文字,贴在柜子的 每个间隔上或容器上,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易于自行取拿和收放,保 证活动自发进行,减少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
三、材料的投放
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 的是否得当,对幼儿是否主动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非常注 重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发展区”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
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要求:
1、 按目标投放材料。
材料是为目标服务的,完成什么样的目标就要投放什么样的材 料。如小班美工区“会涂色”的目标,为完成这个目标就要投入带有 各种轮廓的纸、彩笔,以促使幼儿在轮廓中涂色。在投放材料时,我 们还要考虑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结合问题,即为幼儿将来具备某方 面的能力,而现在要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完成一些近期目标以实现远 期目标。如大班的操作区,为使幼儿具备小学的必备能力,可以开辟 一些自己动手角,如为包书皮、削铅笔、修补图
论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对策(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