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源性皮肤损伤.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分析及防治
重症医学科
概念: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某些仪器故障、操作不当、或使用某些医疗材料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不包括外科手术造成的手术部位的皮肤损伤、皮瓣坏死等并发症)。

——多系人为因素造成
原因分析:
监护设备引起的皮肤损伤
胶布粘贴或撕脱导致的皮肤损伤
各种固定导管的压迫
约束带的约束
仪器操作不当引起的皮肤损伤
其他
监护仪导联线损伤
患者较为烦躁或感觉迟钝,导联线压在身下,紧贴皮肤,时间过长导致受损。主要表现为皮肤压痕、皮下淤血、水疱。
电极片损伤
粘贴时间过长或者患者对电极片过敏导致。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发红、水疱甚至破溃。
监护设备引起的皮肤损伤
导联线长度以不影响翻身为宜,过长的导线绕成线圈固定在监护仪上,翻身后将导线置于身体上面。
经常更换电极片和粘贴位置,更换后清水擦净皮肤,过敏者可涂地米软膏。
芦荟胶的应用?
精选课件
4
血氧饱和度探测器损伤
长时间夹放在同一手指,导致其缺血样损害,表现为指腹变形,血运差、局部淤血。
血压计袖带损伤
测量血压后未及时取下袖带,使其长时间包扎在上臂,皮肤受压出现线状出血样损害、皮肤淤血,甚至出现水疱、破溃。
监护设备引起的皮肤损伤
至少每2小时更换部位,活动手指加速血液循环,手指肿胀者可30分钟更换并抬高患肢。
测血压后及时取下袖带,需频繁测压者可两臂交替。
精选课件
5
粘胶布时牵拉过紧,表现为粘贴部位皮肤充血,红肿,皮肤撕脱,典型的为胶布两端出现水疱、破溃。
非张力性机械损伤
胶布黏性太强,或不正确的揭除手法(手未轻按皮肤、逆毛发生长方向、暴力撕除),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破损、刺痛
张力性机械损伤
胶布粘贴或撕脱导致的皮肤损伤
选择黏性适中的胶布,揭除时一手按压皮肤,顺毛发生长方向除去,难以揭除的胶布可先浸湿再移除。
粘贴时将胶布平放于皮肤,由中央往两边粘贴,保证胶布与皮肤无张力。
精选课件
6
过敏反应
患者布本身的黏胶或材料过敏,表现为黏着部位皮肤红肿、丘疹、发痒,有时涉及胶布四周,时间越长反应越重。
胶布粘贴或撕脱导致的皮肤损伤
选择透气性好的低敏胶布,使用无黏胶绷带或纱布,或涂皮肤保护剂避免胶布直接接触皮肤,及时发现红、肿、痒等现象 。
水胶体敷贴的使用
精选课件
7
胃管压迫
各种固定导管的压迫
气管插管压迫
无创呼吸机面罩压迫
及时更换鼻贴及位置
每6-8小时口护
置入牙垫时动作轻柔
选择型号合适的面罩
松紧适宜
护皮贴或O型纱布保护
精选课件
8
气管切开固定压迫
各种固定导管的压迫
输液附加装置压迫
正确固定
使用纱布或胶布保护皮肤
松紧适宜
保持清洁干燥
使用纱布或止血带
精选课件
9
各种引流管固定压迫
各种固定导管的压迫
高举平台法固定
应用专门的固定器
及时更换固定部位
精选课件
10

医源性皮肤损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8.43 MB
  • 时间2021-06-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