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文字词检测
佃(diàn)农: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溺(nì)死:在水或其它液体中窒息
私塾(shú):旧时私人办的初级学校。
[任劳任怨] 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rén 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 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慰勉] 安慰勉励。
不辍劳作(chuò):不停地劳动(耕作)。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不停地劳动(耕作)。 不辍劳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劳任怨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宽厚仁慈
4)、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为富不仁
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吃大户
6)、到处向人家借钱。东挪西借
3、文章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分段归纳。
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的回忆。(总领全篇)
二、(2-13)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4-17)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4、分析课文
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案: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3)、“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4)、明确: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
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5、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
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时 间 事 迹 表现的品质
作者小时候 母亲是个“好劳动”、 聪明能干、 勤劳俭仆、
(能记忆时起 “整日劳碌着”的人 宽厚仁慈
四五岁、八九岁) ( 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线、 任劳任怨、
挑水、挑粪,表现了母亲的勤劳;没有
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
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
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 1895-1900年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
5、回忆我的母亲[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