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藤野先生.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5.藤野先生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本文难点较多:
(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第二部分第三层是难点,因两件事促成作者弃医从文,中国医学界少了一个良医,中国文坛却多了一名大文豪。
(3)结尾部分也是难点,它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大家是否记得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的哪些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今天我们继续地来学习鲁迅的另外一篇文章《藤野先生》。
1.作者回顾: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导语:
本文写于作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正课
1.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见课件)
2、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仙台
3、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课文据地点的转移可分成三个部分。
.全文共有38段,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感情线索是什么?
围绕藤野先生的这一中心组织材料,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
以作者对祖国、对民族的爱感情线线索
5、上野樱花烂熳的时节是怎么样的?示图(见课件)
6、在这烂熳的时节中作者在东京的见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从文中哪个词可看出来?
【讨论、明确】:作者看到了中国留学生“成群结队”“盘着辫子”地赏樱花,闻到了中国留学生吵闹“响得震天”,污浊,”。
无非:只不过。表露了作者对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之情。为下文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
7、“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

5.藤野先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