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
一、导入新课
1982年11月24,印度新德里游泳馆,八千多名现场观众及亿万电视机前的观众,一齐将目光聚焦在十米高台跳水比赛中,期待运动员们在这场优雅与力量结合的竞赛里崭露头角。中国女运动员吕伟不负众望,用她优美的身姿、扎实的功底、完美的技巧博得全场喝彩,问鼎亚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飞天”凌空》,走进曾经为国增光的亚运冠军吕伟。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检测。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讨论并归纳:中国跳水女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
(3)联系人物传记相关知识,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映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三、品析语言
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品析:“沉静自若,风度优雅”是对“她”进行神态和肖像描写,中日刻苦训练,奋力拼搏,赛场上胸有成竹的形象得以精当地刻画。
(2)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品析:下句写八千名观众“屏息敛声”,这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反映,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了“她”的沉静;以中国观众的紧张反衬了“她”的从容。
(3)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品析:“她”的身体是修长美妙的,作者将它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是“她”腾空时优美的动作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飞天“凌空,这个神来之笔,容易开启读者联想的闸门,并把他们引进美的意境。
(4)她已经又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品析:“笔直地像轻盈的箭”运用比喻、“哧”运用拟声词、“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则是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她”入水时优美、利落的身躯。作者对“她”由衷的赞美之情蕴含在了字里行间。
(5)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品析:借印度观众之发声,侧面 烘托中国
“飞天”凌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