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黔江区阿蓬江初级中学 林涛
1、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记住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的时间、内容和戊戌变法的时间,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建立的政治团体和戊戌六君子,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与维新变法活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通过对维新变法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原因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探究,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公车上书”、“谭嗣同从容就义”等史实的学习,激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对比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的卑鄙行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并作出正确的人生价值选择,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通过对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使学生学会总结失败教训,努力开创成功之路。
2、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二、难点: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3、课型: 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袁世凯等头像图片,收集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成立的学会、建立的学堂的资料和“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多媒体影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绘制维新变法运动板书设计图表。
学生预习课本,课外阅读并收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历史人物的资料简介。
4、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图表法、谈话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
5、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 图片、图表、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谭嗣同像,请一位同学介绍图片人物)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谭嗣同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为挽救民族危亡、为维新变法运动而喋血北京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谭嗣同为之英勇献身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学习新课: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
(指导学生阅读)思考: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进一步提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进而启发学生认识维新变法的根本原因、阶级基础(或社会条件)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展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请同学来介绍收集到的康有为、梁启超的人物资料。)
2.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维新派开展了哪些活动为变法作准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发起的什么事件?从而认识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1)公车上书
(放映“公车上书”影像资料片断,让学生感知“公车上书”这一历史事件)。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名称的由来。汉代地方上举荐人才,由公家备车送往京城。后来,人们就用“公车”来称呼进京应试的举人。由于这次签名上书的都是举人,故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戊戌变法[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