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摘 要:
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与伙伴一起游戏、学习和生活中建立的和谐人际关系。本论文结合当前幼儿出现的一些实际情况,针对班级幼儿在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几个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幼儿 同伴交往 人际关系 交往 问题 方法
目录
一、幼儿伙伴交往的重要性 1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 2
1、现状分析: 2
2、情感与作用 3
(二)、幼儿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
1、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3
2、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 3
(三)、幼儿同伴交往有利幼儿身心健康 4
1.伙伴交往的表现 4
2.同伴交往的作用 4
二 、幼儿伙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
(一)、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4
(二)原因分析 4
。 4
2.托幼机构及社会的影响。 5
三、教育措施及对策 6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 6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及交往环境 7
(三)、学校要做好幼儿交往课程的开设和 扩大幼儿社会交往的范围 7
(四)、加强家园共育,提高家长对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性的认识 8
四、参考文献 8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现状
针对幼儿伙伴交往情况,我以我校为例,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发给了本校的学生让其家长与孩子共同交流填写。据问卷数据显示:60%孩子的交往都局限在与家人之间,过分依赖父母,在与同伴交往时大部分都是自己玩或是刚开始和同伴玩得较好,但时间一长发生矛盾之后就不再与同伴伴玩耍。35%的孩子很少与父母谈起幼儿园的事情,并且不能够主动与他人交往,在活动中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30%幼儿需在大人提醒后与他人打招呼,一些幼儿不能主动与他人分享物品,主动与他人交流,幼儿认识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在幼儿园等。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矛盾时,65%的家长都鼓励孩子积极与同伴交往,30%的家长认为是小事,静观其发展,5%的家长教育孩子不再与那个伙伴交往。所以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幼儿伙伴的友好交往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学校、家长及社会的重视。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共同愿望,幼儿伙伴的和谐交往有待幼儿、学校、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幼儿伙伴交往的重要性
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请看下面几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案例:
案例一:小雪和小丽是很好的朋友,又一次,小雪在家带了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回学校,小丽看见了很喜欢,过去二话不说伸手就想把芭比娃娃抢过来,小雪左躲右躲就是不给,小丽伸手就推了小雪一下,小雪反手拉了小丽一把,两人都倒下了,大哭了起来。
案例二 :在一堂搭积木的游戏课上,小朋友坐骑了搭小火车的游戏,玩得可高兴了,平时不爱说话的小豪很快就把小火车搭好了,,想跟排他前面的小轩比比谁搭得漂亮,于是拍了他肩膀两下,由于课室有些吵,小轩没注意到。小豪为了让小轩回头,使劲扯了扯小轩的衣服小轩生气地回头朝小豪大喊了一声,吓了全班一跳,小豪马上低下了头,两眼泪汪汪的看着自己搭的小火车 ,集体活动的兴致一下子消失。
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和 退缩性行为 ,有的甚至从不与伙伴交流。 在交往活动中,幼儿的交往语言比较贫乏,以致于影响了交往活动的正常进行。他们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往往体现为用直接的动作代替具体的语言现象。如:幼儿在需要成人帮助扣扭扣时,往往用手扯着扣子站在你面前,当老师询问:“需要老师帮你扣钮扣吗?”他才会点并没有应答或说:“嗯,是的!”另外,托儿对同伴的姓名往往混淆不清,有的喜欢和人一起玩却不知对方姓啥名什,最后直接用拍身子或肢体动作来让对方知道他想和其交流。这也进一步阻碍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2、情感与作用
幼儿必须学会尽量减少以自我中心,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幼儿同伴交往中,时常会模仿一些他人的语言,然后转化为直接的语言,再与他人交流。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用到语言表达机会很多,久而久之,幼儿在游戏中也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到不同的表达语言了。[5]在幼儿园,教师创设角色区让幼儿相互学习和合作是很好的,在学习和游戏中锻炼幼儿的语
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