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一、总则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我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精品课程建设, 切实推进教育创新, 深化教学改革,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加强我校的课程建设, 提高课程质量, 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二、指导思想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 、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培养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高起点、高素质”本科人才质量标准。 2、精品课程建设要综合学科、教师队伍、教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3 、精品课程建设要集教学名师、精品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课程教学的质量。 4、精品课程建设要采取“重点扶植、稳步推进, 成熟一门, 发展一门”的措施, 在抓好学校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 积极培育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建立起以学校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和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体系和良性发展机制。三、建设目标 1 、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 、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先进性和科学性,在保证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同时, 应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 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 体现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3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 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应使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 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课件、授课录像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4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 也可以选用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 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四、申报与立项(一)申报立项的范围申报的课程应是建设基础较好、学生受益面较广的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主要课程,且已连续开设 3 年以上。(二)申报立项的条件 1、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效果显著, 并承担和组织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2、申报的课程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并不少于 3 人的教师梯队。 3 、教学条件较好、教学建设和改革有特色和成效显著的课程,校重点建设课程优先支持。(三)申报立项的程序 1 、申报时间为每年 5 月。 2、课程负责人申请并填写《上海海事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 3 、申
上海海事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