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的北大街东侧, 经过 2 年多时间修建后, 于 2013 年4月 16 日正式开街,标志着泰州市姜堰区多了一处城中旅游景点。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一带早在北宋年间就商贾云集,是苏中、苏北的粮油、茶叶集散地。姜堰在旧城改造的同时, 花大力气保存了北大街历史风貌, 本着“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 对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条青石板路、每一栋小院都进行了保护性修复。经过 2 年多的建设, 总投资 3 亿元, 占地 42 亩, 总建筑面积近 2 万平方米的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建成。著名已故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曾多次来姜堰考察, 他对姜堰北大街历史文化保护寄冀了希望。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北部为商业休闲区,建筑群古色古香,内部街巷纵横,天井、游廊、水景工程等中国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商业元素交相辉映。南部为文化旅游区, 内部有王氏宗祠、黄龙士纪念馆、徽商旧居、乾隆昌栈等历史文化景点。姜堰历史上人才辈出, 明末清初名画家唐志契、唐志尹、唐日昌画风独树一帜, 时称“海陵三唐”。在书法上,一代草圣高二适更是“独步风流”,享誉四海。如今在北大街文化街区落户的书画院就有 6 家。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古民居青砖黛瓦、院落幽深、石鼓威严、青石铺路,展示出以人为本、朴实无华、用材考究、美观大方的特点。这与泰州学派“以人为本”的平民哲学一脉相承,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祭祀“淮南王氏三贤”王艮、王栋、王襞的王氏宗祠具有苏中古民居的典型特征, 它是在明代朝廷定制影响下以“三间房、五架梁”为基本单元构建而成的。砖雕龙腾三水、乾隆昌栈、黄母教子、制茶、茶市、和谐等形成一幅古朴典雅的苏中古民居山水画。[1] 在面貌一新的北大街漫步徘徊,穿行于青砖小瓦古民居组成的街巷, 伫足于幽深庭院的小天井, 欣赏着修葺一新的古民居, 寻找着我在北大街留下的足迹, 回忆我着在这里生活的故事, 诸多感慨在心中涌动。姜堰城以坝口为中心, 分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北大街从坝口向北绵延五六里, 街两侧是大片的青砖小瓦古色古香的民居, 大街北头连接着北郊的广大农村, 是乡下人上街必经之路必到之处。这里居民集中, 人口众多, 商铺林立市井繁荣, 历来是姜堰的最热闹的商业街区。姜堰北大街是一块不同凡响的风水宝地。在这一片古民居中有一座北朝南的庭院, 庭院的东厢房是一幢两层小楼, 这就是总书记的出生地。书记的祖籍是安徽绩溪, 爷爷辈在姜堰北大街开茶叶店, 在后面巷子里建了这幢住宅。后来, 全家移居泰州, 解放后这幢住宅成为国家财产, 安排了四户户居民放入住, 国有的房产公司收房租。近年来, 前来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小楼也逐渐声名远扬。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姜堰同全国各地一样大搞房地产, 推掉旧民居建造新住宅区。也许是北大街的民居太密集牵涉面广, 也许是这里的房主要价不低拆迁成本太高, 也许是这里有总书记出生的小楼不可轻举妄动, 在林立的高楼大厦环抱中, 北大街的古民居面貌依然, 显得陈旧落伍很不协调。姜堰终于启动了北大街的拆迁改造工程, 按照" 文化的元素、旅游的色彩、现代的理念、繁荣的目标" 的原则,邀请著名景观设计师为北大街量身定做具有现代理念的传统街区。投入 3 个亿的资金,根据修旧如旧, 以存其真的原则, 经过的精心施工, 北大街改造已经胜利完

姜堰北大街文化街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uiwei20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