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乙肝表面抗体是人体的保护性的抗体,能保护人体不再感染乙肝。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是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的标志。这两项同时呈现阳性,表明人体原来感染了乙肝,正处于恢复期或已经痊愈。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要打疫苗吗针对是否需要打乙肝疫苗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如果你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乙肝抗体,建议您每三年加强注射一支乙肝疫苗。因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抗体后, 其抗体水平随时间逐年下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三年内加强注射一次为好。无论相隔多久,只要表面抗体滴度在 10 个国际单位/ml 以上者,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变异乙肝无效) 。反之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此值之下则应加强注射。 2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不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获得,而是因感染乙肝病毒获得, 此时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感染乙肝而获得的乙肝免疫抗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可以有效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 从而保护机体不被乙肝病毒感染。以前普遍认为, 注射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可持续 3-5 年, 若经常和乙肝患者接触的话抗体抵消更快些, 近些年经临床证明,乙肝疫苗刺激出现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抗体滴度达到 10以上者,多数能起到 8-10 年的保护作用,而经常和乙肝患者接触的人虽然抗体抵消更快些, 但是由于微量乙肝病毒的刺激, 机体也可能会自行产生抗体。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一般不必再担心日程生活中的感染, 建议 3-5 年检查一次, 以便观察抗体是否存在以及强弱程度, 并在抗体较弱时及时续接乙肝疫苗, 以保证抗体滴度, 从而有效抵抗乙肝病毒,更好的维护人体的健康。出现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 可能是曾经感染乙肝病毒, 已经恢复健康了。或接种乙肝疫苗也可能导致这个现象的, 都说明已经有抵抗力了。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一般是不会传染了, 但是乙肝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逐渐下降, 所以一般是每 4-5 年加强注射一次。最好是检查两对半滴度低于 10 微克每升就应该加强注射了。常用的注射乙肝疫苗方法是“0、1、6 月注射法”, 即第二针在打完第一针后 1 个月注射, 第三针于第一针后 6 个月时注射。根据乙肝疫苗的具体说明, 每次皮下注射 5― 10 微克。第七个月时, 应化验乙肝五项检查接种效果。如果乙肝表面抗体呈阳性, 即为有效, 否则要补打。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能保证人体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它的存在是衡量乙肝疫苗注射有效性的最重要指标。(1)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强阳性即抗体滴度>10 , 表明保护性抗体已足够,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乙肝病毒的袭击, 不用注射乙肝疫苗加强针,以后,定期复查即可。(2)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呈弱阳性, 即抗体的滴度 4-10 , 则需要再接种一支乙肝疫苗加强针。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正常值是 10mIU/m1 , 小于 10 显阴性, 说明了机体不足以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 是乙肝的易感人群, 这时候需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从而增强抗乙肝病毒的效果;如果大于 10mIU/m 1 的话,就能有效的抵抗乙肝的传染,并且数值越高越好。乙肝表面抗体( HBsAb )于 6-12 月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10 年内转阴(有时转阴很快)。==== 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 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 3 对,即表面抗原(HBsAg) 和表面抗体(抗 HBs 或 HBsAb) 、e 抗原(HBeAg) 和e 抗体(抗 HBe 或 HBeAb) 、核心抗原(HBcAg) 和核心抗体(抗 HBc 或 HBcAb)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 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 所以还剩两对半抗原抗体,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两对半”检查, 或称“乙肝五项”检查。以前是“两对半”,后来增加了一个 HBcAb-Igm( 核心抗体 Igm) ,成了三对,现在又出现了一个 Pre-S1( 乙型肝炎病毒前 S1 抗原,简称 S1 抗原),“两对半”变成了“三对半”。乙肝两对半各项指标意义 1( 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 HBsAb-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 若仅此项阳性, 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 感染乙肝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种好现象 3( HBeAg- 乙肝病毒 e 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 3 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 HBeAb- 乙肝病毒 e 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