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姜夔 续书谱.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姜夔+ 续书谱姜夔《续书谱》释读邓散木翻译曹建解读姜夔《续书谱》释读邓散木翻译曹建解读【原文】总论真、行、草书之法, 其源出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等。圆劲古淡, 则出于虫篆; 点画波发, 则出于八分; 转换、向背, 则出于飞白; 简便痛快, 则出于章草。然而真、草与行, 各有体制。欧阳率更、颜平原辈以真为草; 李邕、西台辈以行为真。亦以古人有专工真书者, 有专工草书者, 有专工行书者。信乎! 其不能兼美也。或云: 草书千字, 不抵行书十字: 行草十字, 不如真书一字。意以为草至易而真至难, 岂真知书者哉! 大抵下笔之际, 尽仿古人, 则少神气: 专务遒劲, 则俗病不除, 所贵熟习精通, 心手相应, 斯为美矣。白云先生、欧阳率更《书诀》亦能言其梗概。孙过庭论之又详,可参稽之。【译文】真书、行书、草书的笔法, 都渊源于篆书、八分、飞白、章草等。圆劲古朴的地方, 出自篆书; 点画撇捺, 出自八分; 转锋换笔,有向有背,出自飞白;简便痛快,出自章草。然而不论真书、草书和行书, 各人有自己的体制, 如欧阳询、颜真卿他们是用真书的笔法来写草书的; 李邕、李建中他们是用行书的笔法来写真书的。只因古人有的专工真书, 有的专工草书, 有的专工行书, 确没有能兼擅其美的。有人说:“一千个草字, 抵不上十个行草, 十个行草, 抵不上一个真书。”意思以为草书最易, 真书最难, 这岂是真心懂得书法的话?大抵下笔时如完全模仿古人,字就缺乏精神;如一味讲求挺拔, 又无法洗掉俗气, 所贵熟练精通, 心手相应方好。白云先生和欧阳询的书诀, 对这问题, 颇能得其大概, 孙过庭说得更具体, 都可以作参考。【解读】关于各种书体渊源, 以前的说法往往有着线性发展的先后顺序。现在的考古发现证实, 篆书与隶书并无先后之分, 楷书与行草书也并非先后发展起来的。因此, 各种书体的相互关系, 往往并非互为因果。不过, 可以说“圆劲古淡, 则出于虫篆; 点画波发, 则出于八分: 转换、向背, 则出于飞白; 简便痛快, 则出于章草。”在诸种书体中, 楷书( 真书) 是最难的吗?篆、隶、真、行、草五体有无高下难易之分?五体可否相通?如何才能使书法水平提高?姜夔在《续书谱》开篇总论中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姜夔认为, 那种认为草书比楷书简单的观点是错误的,“以为草至易而真至难, 岂真知书者哉!”各种书体之间固然有相通的一面,但具体到每一位书家则各有所长,诸体兼善的书家较为少见。书法学习必须熟练,才能精通, 才能达到心手相应的境界。进一步思考, 书法学习应选择何种书体作为入门呢?学习诸体的关键是什么?临摹古人与创造之间关系如何?姜夔认为, “熟习精通,心手相应”,应当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原文】真书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 无出钟元常, 其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 皆潇洒纵横, 何拘平正? 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 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颜鲁公作《干禄字书》,是其证也。矧(况)欧、虞、颜、柳,前后相望,故唐人下笔应规入矩, 无复魏、晋飘逸之气。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 天然不齐, 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当”字之正,“千”字之疏, “万”字之密, 画多者宜瘦, 少者宜肥。魏、晋书法之高, 良由各尽字之真态, 不以私意参之耳。或者专喜方正, 极意欧、颜; 或者惟务匀圆,专师虞、永,或谓体须稍扁则自然平正,此又有徐会稽之病。或云: 欲其萧散, 则自不尘俗, 此又有王子敬之风, 岂足以尽书法之美哉! 真书用笔, 自有八法, 我尝采古人之字列之为图, 今略言其指: 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之异形。横直画者, 字之体骨, 欲其坚正匀静, 有起有止, 所贵长短合宜, 结束坚实。[丿]、[乀]、者, 字之手足, 伸缩异度, 变化多端, 要如鱼翼鸟翅, 有翩翩自得之状。[乚]、[亅]者, 字之步履, 欲其沉实。晋人挑剔, 或带斜拂, 或横引向外, 至颜、柳始正锋为之, 正锋则无飘逸之气。转折者, 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 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 草以折而后劲, 不可不知也。悬针者, 笔欲极正, 自上而下, 端若引绳。若垂而复缩, 谓之垂露。故翟伯寿问于米老曰: “书法当何如? ”米老曰: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古人遗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故也。大令以来, 用笔多尖。一字之间, 长短相补, 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至于今,尤甚焉。【译文】真书要写得平正为妙, 这是一般世俗的论调也是唐代书法的缺点(唐代书法家讲究法度规矩,缺乏魏晋书法的飘洒风度)。古今真书写得最神妙的, 无过钟繇, 其次就数王羲

姜夔 续书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