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鼻炎方这个方子治疗" 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 桔梗元参汤,组成是:桔梗 9 克、元参 9 克、杏仁 9 克、橘皮 9 克、法半夏 9 克、茯苓 9 克、甘草 6 克、生姜 9 克。小孩子的用量减一半就可以了。另外, 对鼻炎也可以使用外用药, 去药店买几十克芙蓉叶, 让他们给研成粉末, 自己用榨汁机磨也可, 然后上到鼻子里,或是把这个粉末放到口罩的夹层中, 让患者戴, 这样疗效也不错。但是如果是寒邪深入的那种总是打喷嚏的过敏性鼻炎, 这个方子力道则显得不够, 一般还需要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子来治疗。如果流的是黄鼻涕,说明此时有热,黄元御用的是五味石膏汤: 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参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里面加了点清热的。另外一个方子,是苓泽姜苏汤:茯苓 9 克、泽泻 9 克、生姜 9 克、杏仁 9 克、甘草 6克、橘皮9克、苏叶 9克, 这个方子治疗的是鼻塞的特别的严重, 说话声音都不清楚的, 这是体内的湿气特别重, 再加上寒湿瘀滞, 导致的鼻炎, 具体的症状还应该有全身的其他表现, 比如舌苔白腻,四肢肿胀,胸脘痞闷等有湿邪的症状,方子里的泽泻不可久服。咽源性咳嗽, 有一种咳嗽, 西医叫做咽源性咳嗽, 就是感冒的同时引起了慢性的咽喉炎症, 这个炎症会总是引起咳嗽。大家可能都关注气管等部位了, 忽视了慢性咽炎也会引起咳嗽。所以我在治疗长期咳嗽的病人的时候,总是在方子里加入薄荷、射干等通利咽喉的药物,通过实际观察, 这样效果就好了很多。细辛 3克、五味子 5克、薄荷 9克、射干 9克、法半夏 9克、杏仁 9克、枳壳 9克、桔梗 9 克、沙参 9克、陈皮 6克、瓜蒌壳 9克、甘草 3克, 如有黄痰等热证, 加入黄芩 5克、桑白皮9 克。这个方子是江西著名老中医林鹤和老先生所创立。此方我应用多年, 治好久咳患者无数, 许多都是咳了两三个月甚至更久, 医院毫无办法者, 一般在四服到五服之间痊愈, 不用多服。之后可以用通宣理肺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善后。淋症的治疗方法; 身体每遇到生气、着急或着凉就会犯尿道炎, 轻则小肚子憋憋堵堵, 重者排小便时感觉不适, 更严重的觉得疼, 这种病在中医里称为" 淋证"。一定要从疏理肝气的角度来考虑, 我在这里特别推荐清朝名医黄元御的传人,麻瑞亭老先生的方子, 麻老治疗淋证用的方子是: 猪苓 9克、泽泻 6克、炒白芍 9克、丹皮 9克、当归 9克、橘红 9 克、炒杏仁 9 克、法半夏 9 克、炒杜仲 12 克、泽兰 15 克、炒蒲黄 15 克、冬葵子 9 克、半枝莲 9克、焦山栀 6克、白檀香 3克、桉树叶 3克。方子里面的白檀香和桉树叶有的地方可能买不到, 这是麻瑞亭老先生独特的用药, 我通常用扁蓄 6克、瞿麦 6 克来代替, 同时我的方法是用艾叶 15 克熬水,用这个水来泡脚。带状疱疹特效方! 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等,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性感染, 可用《医宗金鉴》外科中的二味拔毒散。方用: 白矾, 雄黄各等份, 研为细末, 凉开水调涂, 一日数次。( 郭按, 干则再涂) 《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归脾丸的方子归脾丸的方子是:党参、白术(炒) 、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炒) 、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 去核
罗大伦书录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