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彦远.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彦远中国唐代时期的(公元 618 ——公元 907 年)张彦远,字爱宾,蒲州猗氏( 今山西省临猗县) 人。他出生在宰相家庭,学问渊博, 擅长书画。曾经任职官左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卿。编写的著作有《法书要录》、《彩笺诗集》和中》这本书总结了古人有关画史和画论的研究成果,继承发展了史和论相结合的传统,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作者尽可能运用丰富资料,从当时的理论认识水平探讨绘画史的发展和内在联系,并以系统的绘画史料来支持自己的理论认识。全书用大量的篇幅阐述绘画史和某些画科的发展演进, 讨论重大的理论问题。传记部分比较全面地汇集画家生平、思想、创作等有关资料,充分引证古人的评价,但又不受前人的局限, 做到有分寸地评价画家的得失。此外,作者更能从绘画创作欣赏的全过程着眼,把著录、鉴藏、流传、以至装裱也纳入进研究画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画史的研究提出了完整的体系。这本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承先启后的里程碑的意义。总结张彦远的艺术观点主要有几项特征, 他在肯定谢赫等人关于绘画具有道德的,政治的功能以外,更重视绘画本身的意义。张彦远强调绘画需要天才, 反对呆板的死画, 他强调绘画技巧的根本在于立意和用笔。他还强调绘画艺术的文化品味,特别看重画家的人格,他最早提出绘画是有教养、有学问、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的事业。张彦远在中国古代理论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历史性的,从他较早的研究分析美术作品来看,称他是中及著作张彦远高祖张嘉贞, 开元年间官至中书令, 生平喜收藏书画, 善书法,尤长于大字, “不因师法,而天姿雄劲”。曾祖张延赏, 大历年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亦雅善书画,人称“妙合钟(繇)张( 怀瓘)”,墨迹高古。其祖父张弘靖,累官至刑部尚书同平章事, 太子太师。善书法, “书体三变,为时所称。”亦喜藏法书名画, 轴帙满架。自张彦远高祖至祖父,一门三代都官至宰相,故当时号“三相张氏”。其父张文规,官至殿中侍御史, “少耽墨妙,备尽楷模, 彦远自幼及长, 习熟知见”。张彦远初为左补阙, 在大中初年(847 年) ,迁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 862 年) ,任舒州刺史,乾符初年(874 年) ,任大理卿。其生平仕履的资料甚少。张彦远出生在三代相门,钟鸣鼎食的宦族,其家又世代喜好和注意书法绘画的艺术实践和收藏鉴赏,拥有大量的古今字画佳作,几乎可以与皇室的收藏媲美,如钟、张、卫、索、二王的墨迹,无不历历在目。在这种家庭文化的氛围中,使张彦远在书法及绘画方面,尤其是在书画理论和书画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史载: 张彦远“博学而有文辞”, 并且能书善画。在书法方面,他“工字学, 隶书外多喜作八分”, 相传墨迹有《三祖大师碑阴记》,《唐淮山庙诗》等,但今天都已不存。只有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唐代韩干所作《照夜白图》上, 有张彦远所题“韩干画照夜白, 彦远”八字, 惜又远在海外, 一睹为难。在绘画方面, 他有《丰林泉石图卷》、《江行八咏图》等传世,但真伪尚难确定。张彦远自述:“书则不得笔法, 不能结字, 已坠家声, 为终身之痛; 画又迹不逮意, 但以自娱。”事实上, 张彦远由于对历代书画佳作多所寓目,在鉴赏收藏上,目光如炬,又有深厚的书画理论修养,挟此而付诸书画艺术实践,还是达到了一定造诣的。可是,张彦远用力最勤,笃于成癖的主要还是在书画收藏鉴赏及书画理论、书画史方面。他自云:“余自弱年鸠集遗失, 鉴玩装理,昼夜精勤。每获一卷,遇一幅,必孜孜葺缀,竟日宝玩。可致者必货敝衣,减粝食。妻子僮仆切切嗤笑。……爱好愈笃, 近于成癖。每清晨闲景,竹窗松轩,以千乘为轻,以一瓢为倦。身外之累,且无长物,唯书与画,犹未忘情。既颓然以忘言,又怡然以观阅。”真实地反映出作为艺术家的张彦远对书画艺术热爱之深, 和在体验艺术的神奇境界时的乐趣及超然物外的高阔胸怀。他又说: “收藏鉴识,有一日之长”。可知他自己对书画的品评鉴赏能力还是很自信的。这也是与其家学渊源, 见闻广博分不开的, 加之他在书画艺术实践方面的深厚功力和忘我的投入,使他将自己对书画艺术的鉴赏品评更上升到理论高度,有感而发,撰成历代画史中的名著《历代名画记》,从而成为我》共 10 卷, 成书于大中元年(847 年),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美术通史著作,包蕴宏富,见解深微,所保存的资料也十分珍贵,被人誉为画史中的《史记》,地位极高。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对绘画理论诸方面问题作了精详的阐述,时有发挥创见。如他明确提出和肯定的绘画的功用问题,他对谢赫的“六法论”详加阐述而又进一步发挥,他强调辩证地而不是割

张彦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