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吃大蒜后的口气难闻,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柠檬柠檬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时加上一些新鲜柠檬汁饮用,可去口臭。金橘金橘对口臭伴胸闷食滞很有效,可取新鲜金橘 5~6 枚,洗净嚼服。本方还具有芳香通窍、顺气健脾的功效。蜂蜜蜂蜜具有润肠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对便秘引起的口臭颇有效。山楂山楂性酸,味微甘平,有散瘀消积、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茶叶用浓茶漱口或口嚼茶叶可除口臭。进食大蒜、羊肉等食物后口气难闻,可用茶叶 1小撮,分次置于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叶后徐徐咽下,疗效颇佳。导致口臭病有五大原因 1 、肝火亢盛,耗神伤精,火气上炎所致。 2 、胃肠蕴积湿邪热毒,心火亢盛,而上攻头、目、口、喉,浊气下行,邪结肠胃所致。 3 、胃阴受损则津液不足,虚火上蒸;肺阴受损则气逆上冲;精气血受损则虚火郁热内结, 阴虚津亏所致。 4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升降失司所致。 5 、气候、精神、饮食因素,造成脾胃失节,而气滞、食积;心情不舒致肝火犯胃,气郁不舒所致。单纯性口臭防治因不注意口腔卫生或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口臭,就是单纯性口臭。防治方法: 1 、进餐不宜过饱,尤其是晚餐; 2 、少饮酒,过量酒易生胃火; 3 、睡前不吃零食; 4 、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5 、防治便秘,保持大便通畅。中医认为口臭是胃火或胃有湿热的表现,常以中药治疗,效果良好。儿童可用藿香 10 克,煎成水剂,供一日量漱口用,一周即可。成人舌红而苔不腻者,服用泻黄散:藿香 9 克,防风 9 克,生石膏 30 克,生甘草 4 克,焦栀子 9 克,煎服,每天 1 剂, 7天即可。舌苔腻者可服清胃散:焦栀子 10 克,生地 10 克,当归 10 克,生甘草 4 克,谷芽、麦芽各 9 克,生山楂 9 克,煎服,每日 1 剂, 7 日即可。[ 编辑本段] 口臭并发症引发口臭的主要原因是胃热症、胃阴虚症,其中由胃热症导致者居多, 口臭常并发牙龈肿痛、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烦躁等症状, 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肺结核、糖尿病、癌症患者、接受化疗者亦会产生强烈口臭。医学界认为:口臭的产生源于人体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清代《杂病源流悄烛》中说: “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或劳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为火灼口臭。”口味异常须警惕口味异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的味觉异常, 如酸、苦、咸等感觉, 这往往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现代医学认为, 口腔出现异常,常常是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消化腺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的,病变器官常涉及胃、肠、胰腺、肝、胆等内脏。中医认为,口腔出现异常, 常常是肝、脾、胆、心等脏腑功能失调, 如心气不和、脾气不运、肝胆湿热等, 因此患者口味异常变化常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辨证依据之一。口腔异味的常见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口苦: 口苦多由于情志郁结或五志过极化火, 肝胆郁火内蕴, 疏泄失职, 胆气上溢所致, 表现为口苦心烦、口干欲饮, 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止眩、两腹胀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或黄腻、脉弦数。宜清热利湿。口甜:又称“口甘”,指患者常自觉口内发甜,饮白水也觉得甘甜,多由于脾胃热蒸或脾胃气阴两虚引起。脾胃热蒸者表现为口中发甜, 口干欲饮, 多食善饥, 或唇舌生疮, 大便干, 小便黄, 舌红苔黄而燥, 脉数有力等, 治宜清胃泻火。脾胃气阴
去异味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