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外用膏剂(一)基本要求 1. 外用膏剂的特点与分类(1 )特点(2 )分类 2. 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1 )透皮吸收的途径(2 )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二)软膏剂 1. 特点与常用基质(1 )特点(2 )基质的质量要求与类型(3 )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的特点、代表品种及选用 2. 软膏剂的制备研合法、熔合法、乳化法(结合典型品种)的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 3. 眼膏剂眼膏剂的质量要求(三)黑膏药黑膏药的特点与制备(1) 黑膏药的特点(2) 药料的处理(3) 基质的主要组分(4) 基质原料的选择与处理(5) 制备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四)帖膏剂 1. 橡胶膏剂(1 )组成与特点(2 )制备工艺流程 2. 巴布剂(1 )组成与特点(2 )制备工艺流程 3. 贴剂贴剂的组成(五)凝胶剂组成、特点与制备(1) 组成与特点(2) 制备工艺(六)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常用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检查(1) 软膏剂、黑膏药、贴膏剂的质量要求(2) 帖膏剂、软膏剂的主要质量检查项目第九章外用膏剂[A 型题]* 1. 下列有关软膏剂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黏稠性强 B. 涂展性好 C. 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相互混合 D. 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E. 性质稳定与药物无配伍禁忌答案: A* 2. 下列吸水性最好的软膏基质是 A. 石蜡 B. 植物油 C. 蜂蜡 D. 凡士林 E. 羊毛脂答案: E* 3. 黑膏药的制备流程为 A. 药料提取→炼油→去“火毒”→下丹成膏→摊涂 B. 药料提取→去“火毒”→炼油→下丹成膏→摊涂 C. 炼油→药料提取→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D. 药料提取→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E. 炼油→药料提取→去“火毒”→下丹成膏→摊涂答案: D* 4. 关于外用膏剂叙述错误的是 A. 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起保护、润滑作用 B. 软膏剂中的药物通过透皮吸收,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C. 黑膏药可起保护、封闭和拔毒生肌作用 D. 黑膏药只能起局部治疗作用 E. 橡胶膏剂不经预热可直接贴于皮肤,但药效维持时间短答案: D* 6. 聚乙二醇作软膏基质的特点不包括哪一项 A. 不同分子量相互配合,可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 B. 吸湿性好,易洗除 C. 药物释放渗透较快 D. 长期使用有保护皮肤作用 E. 化学性质稳定可与多种药物配伍答案: D* 7. 黑膏药制备过程中没涉及到的操作为 A. 炸料 B. 炼油 C. 下丹收膏 D. 去火毒 E. 溜胎答案: E* 8. 下列辅料哪一个在橡胶膏剂基质中可以起到软化剂的作用 A. 橡胶 B. 凡士林 C. 氧化锌 D. 甘油 E. 松香答案: B 1. 关于黑膏药的质量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A. 应油润细腻,光亮,乌黑,无红斑 B. 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飞边缺口 C. 软化点符合要求 D. 应无酸败、不变硬、不失黏 E. 加温后能贴于皮肤上,不脱落答案: D 1. 药物透皮吸收是指 A. 药物透过血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B. 药物穿透皮肤进入皮下组织 C. 药物进入真皮,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D. 药物渗透表皮的过程 E. 药物进入真皮,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答案: A 2. 用于透皮吸收的药物,应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其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应大于 A. mg/ml 答案: C 5. 下列哪种基质对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较强利于药物吸收 A. 水溶性基质 B. 油脂性基质 C. 水凝胶基质 D .W/O 型乳剂基质 E .O/ W 型乳剂基质答案: B 6. 中药油膏常用下列哪组材料的熔合物为基质 A. 植物油与磷脂 B. 羊毛脂与凡士林 C. 凡士林与石蜡 D. 麻油与蜂蜡 E. 麻油与石蜡答案: D 7. 关于软膏剂中药物加入基质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 不溶性固体药物研成最细粉加入 B. 油脂性基质中的脂溶性药物可用植物油或溶剂提取,去渣取油加入或回收溶剂后加入 C. 中药煎膏、流浸膏可浓缩到糖浆状、干浸膏可加少量溶剂研成糊状加入 D. 共熔成分可经研磨共熔后与冷至 40℃左右的基质混匀 E. 挥发性药物或热敏性药物应待基质降温至 70℃左右加入答案: E 9. 关于乳剂油、水两相混合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 分散相加到连续相中, 适用于大体积分散相的乳剂系统 B. 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适于多数乳剂系统, 在混合过程中引起乳剂转型 C. 两相同时混合, 适用于连续的或大批量的操作,需要一定的设备 D. 两相混合时一般需加热至相同温度( 70~80 ℃)。 E. 乳剂转型能产生更细小的分散相粒子答案: A 10. 下列哪种是凝胶剂基质 A. 凡士林 B. 聚乙二醇
第9章软膏剂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