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城市新区控规实践与探讨.doc丘陵城市新区控规实践与探讨
摘要:针对我国是一个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国家和当前严格的耕地 保护政策的实际,围绕控规编制的基本原理,结合邵阳市桃花新城控 规编制的实例,从“区域分析”、“用地评价”、“用地布局”、“道路体 系”、“竖向规划”、“用地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不同 地形地貌条件下控规编制方武和方法,推动我国城市建设集约节约用 地。
关键词:丘陵城市新区;控规实践;控规探讨
1引言
我国是一个丘陵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2/3的国家,山地城镇约 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湖南省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要地貌特征 的省份,全省占地21. 18万km2,山地(海拔500m以上,比高300〜750m) %,丘陵(含岗地,海拔小于500m,比高20〜300m)%。 全省城镇有2/3地处山地、丘陵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 进,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相应扩大,在严格的耕地 保护政策下,合理地利用山地、丘陵进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 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 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并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指导修建性详细 规划的编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开
发、出让必须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依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 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成 为城乡规划部门调控城市用地和国土部门有偿出让土地的重要手段和 工具。
丘陵城市新区因地形地貌复杂,现状生态较好等特点,其控规的 编制与平原城市新区控规相比较,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广泛,面临的问 题更复杂。本文通过对邵阳市桃花新城的控规编制进行实证分析,探 索丘陵城市新区控规编制的方式和方法。
2控规的发展历程
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简称“控规”)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土地 分区规划管理”这一概念引入我国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体制和经济体 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设计 部门借鉴国外“土地分区规划管理”方法,在详细规划中引人“区划 的思想”,并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城市 规划控制和管理的基本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 特点是以控制指标作为主要的管理依据,并通过地方立法来确定规划 的权威和正统地位。
1991年建设部首次颁布实施和2005年修订实施的《城市规划编 制办法》,均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和要求;1992年,建设部颁布实 施的《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又进一步明确了 出让、转让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之前应当编制控规;1995年建设部制
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更进一步地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 容。控规成果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使城市建设按照规划的要 求有序进行。
3控规的作用体现
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20多年来的本土化、地方化,控规得到了较 大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控规作为桥梁,它衔接了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规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它给规 划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控规作为城市政策的载体,通过它 特有的规划内容和规划手法,把诸如城市用地、城市人口、城市产业、 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转译为城市规划的技术语言,指导城市物 质空间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和实施相关政策。在目前的规 划管理中,控规已成为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上、转让的基本依据, 特别是地价测算的重要依据;控规提高了规划的弹性,增强了可操作 性,使规划实施的稳定性与政府任期政绩的显化性之间的矛盾有所缓 解;初步适应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城市建设 思路的多元化对城市规划的冲击;同时,控规也基本满足了城市政府 调控房地产市场和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需要。
4实例运用
4. 1桃花新城简介
桃花新城位于邵阳市火车站南部,规划区范围为上瑞高速公路潭 邵段以北、邵水河以西及上瑞高速公路联络线以东,规划区总用地面 积约12. 8km2。桃花新城区内用地大部分为丘陵地貌,占总用地的90% 左右,-300. 0m之间,最高处为西南S217线东 侧山顶,,最低处位于横岭山北边山脚(邻邵水河),高 程为211. 10m,最大高差141. 14mo总体上讲,规划区地形呈簸箕状, 即中部、东部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低,而其外围多为低山,地势高。 区内地势起伏,岗顶平缓。
区内用地除部分单位用地和农村村民院落用地外,92%为山地、 水域和耕地、园地等。区内现有人口约8500人。规划区内现有
丘陵城市新区控规实践与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