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870004 ,70271016 ) 国防军工技术基础计划项目( Z012002A001 , Z012005A001) 湖南工学院安全工程与管理研究所人因可靠性专题讲座之一 1引言 2人因分析面临的问题 3人因分析研究的发展趋势 4国内 HRA 研究状况简介 5结论 1 引言●人因分析对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作用人因事件:人机系统 70%--90 % 核电站国际 55%- 85% 国内 70% 预防与减少人因事件的策略和手段基于对人因事件准确分析与预测?人因分析的概念广义:分析人在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狭义: 特指人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包括传统的人因可靠性分析( HRA )、人-机界面分析、人的特性分析等 2 人因分析面临的问题 人因分析的难度(1) 人的特性: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变化多样性和复杂性(2) 不仅需研究行为者本身,还需研究行为者与系统中其他元素的关系(3) 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致使研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或难以有准确性(4) 对控制人行为、特别是认知行为的大脑机能,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5) 人因失误的突发性和无序性,使得其数据收集和掌握规律很困难, 所以人因数据库建设多年进展缓慢(6) 人员失误构成潜在的失效,致使大量人因信息丢失 对人因的再认识?人适机机宜人人机匹配以人为中心?从个体到“系统中、组织中的人”,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组织管理对人员可靠性的作用?组织也可能犯错误,组织错误归根到底也是一种人因错误,且对复杂系统而言,组织错误是对其安全性最大的潜在威胁?典型的组织错误包括管理制度缺陷、不充分的培训、管理者的错误决策等?由于个体失误和组织失误的并存,人因失误只能通过不断加强管理、改善管理来减少或弱化它的影响 环境与人行为的关系●环境是围绕主体,并对主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人通过各种感觉通道从环境中获得关于行为意义的信息,并运用这一信息,建立支配某种心理过程的动机和决定行为的方式,进而通过行为的实施来适应与改造环境。●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人力图适应环境,以降低自身的损耗,同时又力图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更高的需求●人类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并存,使得在一定界限内,人与环境保持着一种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动态平衡。 人因可靠性分析( HRA )方法 HRA 应达到的三个基本目标-辨识什么失误可能发生-确定这些失误发生概率-如何减少失误及减轻其影响●完整的 HRA 应包含的项目-任务分析: 描述运行人员应当做什么-失误分析:确定什么可能会出错-表现形式: 表达事件逻辑和量化结构-量化: 推算失误的可能性-失误减少: 减少人误对风险的影响-质量保证和资料编制: 有效性,信息资源 HRA 方法的有效性、可用性和可靠性有效性可用性可靠性有效性: HRA 方法能够客观、真实、准确地测量系统框架中的确可能发生的人因失效事件。在数学意义上, 有效性(有效度)刻画被该方法测量的参数与应当被测量对象之间的关系可用性: HRA 方法能够测量出其所使用的参数。在数学意义上, 可用性刻画该方法意欲测量的参数与所测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靠性:测量的一致性,其数学意义是刻画在不同时间或被不同用户所测得变量之间的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87000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