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
第1页/共31页
基本要求:1.了解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3.收集和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提高对材料的收集、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发展要求: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描述太阳活动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的影响。
说明: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有关内容在必修1和选修1中有较大重复,建议以必修1为主,在选修1中可以略讲或不讲。
第2页/共31页
(1)、知道太阳辐射的基本特点。能量来源不涉及。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应补充实例和影象资料,用案例提高学生感性认识,而不是简单的陈述。
、生活的影响。
第3页/共31页
(1)、太阳活动只做概要介绍。阅读材料“太阳黑子”不作为正文内容。
(2)、用图示法讲解太阳活动的类型,使学生形成直观的太阳活动分布概念。
(3)、选择典型案例。辨证认识太阳活动影响。
(4)、通过互联网上资料的收集或报刊、书籍资料的整理、分析,强化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究过程。
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3.收集和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提高对材料的收集、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4页/共31页
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1:“计算和思考”可以不组织活动。
活动2:探究太阳辐射能的利用与农业的关系。观看大棚农业和一般农田的影象资料,讨论它们在生产条件、生产特点上的差异。通过计算,了解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效率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讨论学校附近或城市近郊发展大棚农业的可行性。本活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活动的实践性。
活动3:收集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资料(或教师提供有关资料),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三、本节“活动”设计建议
第5页/共31页
第二节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6页/共31页
一 .太阳概况
炽热的气球
主要成分:氢和氦
表面温度:6000K
近的一颗恒星。
日地平均距离:
(一个天文单位)
太阳光到达地球
只需8分多钟
第7页/共31页
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第8页/共31页
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约占总能量的50%
第9页/共31页
核聚变
第10页/共31页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