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的教学与评价
关键词:个性 发展 差异 评价
2013年9月,我参加了汉中市“体育教师培训”中学体育教师培训,期间和许多体育教育界的同仁进行了交流,聆听他们的教导,收获颇丰。其中对现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评价体系的探讨至今记忆犹新。我对现在的体育教学和评价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不到之处请多多指正。
以本学校为例,被调查的高年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只有65%,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的不到50%,特别是部分女同学已出现逃课现象,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也可以说,学校体育造就了不少既无参加体育活动意识,又无参加体育活动能力的“体育合格毕业生”。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了吗?反思其原因,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才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我们为何不尝试让学生个性自由挥洒体育课堂呢?
我认为一堂好的体育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的意识不强;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转化其活动兴趣,,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程度,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做其他同学的表率,,这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2 趣味性:
体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着眼点,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与兴趣,开展的活动大多是来源于学生生活中平时喜爱的运动。例如:打篮球,它具有一定的技巧性、观赏性和一定的锻炼的强度。乒乓球则是我校的传统项目之一,自编健身操是由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组合而成,动作舒缓轻松、不乏舞蹈韵味。而乒乓球、游泳等与舞蹈动作、体态的训练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从
头到脚,全身都得到适当的锻炼,这更是让学生所乐意接受的。
3 体现活动的自主性:
上课间既注重集体项目的整体性,又留给学生广阔的自由空间,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分组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组合小组,如踢毽子、打沙包、跳绳,乒乓球等可以自由组成拍档练习。孩子们在这里得到发展的空间,个性得到张扬,得到放飞。
4 重视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不仅注重体育活动的形式
论文 (1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