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905)
一、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 ( The Internet of things )概念。“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 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将具有白我标识、感知和智能 的物理实体基于通信技术有效连接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 社会管理,以及个人生活实现互联互通,将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 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白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
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 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 首批获准
院校30个。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增专业,其培养目标、课程设 置、实践环节等均没有统一的规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也没有对此给出相应专门的指导性意见或规范, 因
此各个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涉及的现有高校院 系与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与通讯、 白动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商务等。与物联网应用相关 的专业有:建筑与智能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与物流、节能与环保 等。众多专家一致认为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最
终总目标。
据我国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国家发 展和社会进步对物联网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我院本着高质量、 高水平、创特色的教育原则,充分吸取国内外同类专业先进的办学理 念和方法,以注重实践、强调应用为特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 二十一世纪的信息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的物联网工程基础理论和较强 的工程实践、开发、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 人才培养目标
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 展,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 线网络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等理论基础,能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 分析、开发和研究的方法,具备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能从事物联网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
三、 人才培养规格
(一) 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
(二) 毕业标准: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标准》要 求,准予毕业。
(三) 授予学位: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工作细则》 要求,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 专业方向:物联网工程
(五) 人才培养规格:
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了解党 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内外形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文化素质
具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 能力;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现代化意识。
专业素质
热爱物联网专业,对物联网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
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科研工程献身精神。 具有高尚 的道德和职业精神,具有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具有创新精神,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白我完善和推 动物联网发展的态度。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身心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
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 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
能力结构要求
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 力。
具有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 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维护的基本能力。
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了解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高 频微波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
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具有白主学习、白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 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有效获取、评价和 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物联网科研的基本能力。
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与物联网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 态。
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的标准。
掌握必要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高频微波,RFID 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掌握基本物联网节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