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测量学 水准测量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2) 测量高程的基本方法:
水准测量的方法:利用视线水平的原理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适用于平坦地区。
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利用测出距离和竖直角来计算两点间高差的方法;适用于非平坦地区。
第1页/共49页
§
(3) 我国的高程系统
我国采用黄海高程系:以青岛港验潮站的长期观测资料推算出的黄海平均海面作为中国的水准基面,即零高程面。中国水准原点建立在青岛验潮站附近,并构成原点网。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水准原点相对于黄海平均海面的高差,即水准原点的高程,定为全国高程控制网的起算高程。
第2页/共49页
我国的水准原点
第3页/共49页
§ 高程测量概述
1956黄海高程系:
采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结果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根据这个基准面得出的原点的高程为: 。
1985国家高程基准: 从1989年起,国家规定采用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出的平均海水面作为新的高程基准面,根据这个基准面得出的原点的高程为: 。
第4页/共49页
§ 高程测量概述
国家水准网按精度分为一、二、三、四等
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高程起算点为水准原点。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系统”,共有292条线路、19931个水准点,总长度为93341公里,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高程基础控制网(台湾资料暂缺)。
水准原点
第5页/共49页
§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竖立在两点的水准尺上读数以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未知点的高程。
第6页/共49页
§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后视前视的概念:规定沿水准路线前进的方向,前面的方向称为前视,后面的方向称为后视。
大地水准面
b
HB
HA
hAB
前进方向
A
B
a
演示
第7页/共49页
§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高程的计算:
A
B
常用规则:一般用H表示高程,h表示高差。
第8页/共49页
单站水准测量:
第9页/共49页
连续水准测量:
当两点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大时,需连续安置水准仪测定相邻各点间的高差,最后取各个高差的代数和,可得到起终两点间的高差。
A
TP1
TP2
TP3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b2
b4
B
转点与测站
第10页/共49页

测量学 水准测量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3.50 MB
  • 时间2021-06-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