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领土争端全过程中俄领土争端全过程谈领土争端, 首先要确立一个基本的版图标准。我国历代疆域变化极其复杂, 如果像某些网友那样, 追溯远古只取上限不计下限的把各种名义下的地域都算在中国疆域之内, 就没有任何意义。本文所讨论的中俄领土争端, 以清政府前期形成的稳定疆域为基准: 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 南至南海诸岛, 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中俄两国直到十七世纪俄罗斯扩张到西伯利亚地区时才发生接触。 1650 到 1680 年间俄军多次侵占骚扰雅克萨和松花江口一带,当时中国正处于清康熙年间国力强盛, 1685 与 1686 年间清军进攻雅克萨, 重创俄军。 1689 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领土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以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国界, 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在外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的土地未及划分, 待两国查明后再作决定, 明确规定额尔古纳河以东、外兴安岭直到鄂霍次克海以南的黑龙江流域及乌苏里流域( 包括库页岛在内) 的广大领土,都属中国疆域。这是两国领土争执的开端。当时俄国势力未及中亚和黑海北岸,所以《中俄尼布楚条约》没有涉及中国西北部边界。在稍后的雍正时期, 中俄又签订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 划定了蒙古一带的边界。很遗憾, 这些条约把贝加尔湖一带和唐努乌梁海以北的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原属于中国的领土, 划入俄国版图。作为一个业余的查考者, 我无法得知雍正大皇帝为什么如此慷慨, 可能在他眼里那只不过是一片不毛之地罢了。在这以后,两静了一百多年。到 1850 年,俄国侵占了位于黑龙江口的庙街。 1854 年,俄国以防英法海军进攻为借口,出动七十余艘舰船武装航行黑龙江, 占领黑龙江下游地区。经历过鸦片战争的清政府与康熙时代已经大不相同, 很快 1858 年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中方公里领土割给俄国,把乌苏里江以东直至海边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之地, 但居住在黑龙江北“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照旧“永远居住”,仍由中国管辖。这里特别需要详细说明的是, 这个条约规定黑龙江“右岸之地”属中国,“左岸之地”属俄国; 乌苏里江“左岸之地”属中国,“右岸之地”属俄国, 并未载明河道水面的分界原则。沙俄代表在签约时, 又肆意在地图上,沿黑龙江右岸岸边,经卡扎科维奇水道( 即抚远水道) ,再沿乌苏里江直至图们江口的左岸岸边画出一条红线,以此作为中方“边界”; 但地图未经双方签字, 条约也未明确规定黑、乌两江就是俄罗斯的内河。从沙俄到苏联, 都按这条违背国际划界标准的霸王“红线”, 把两江的整个水面, 包括所有洲渚都视为该国的领水、领土, 而不是两国的界河。这就成了日后标定两国精确边界一切麻烦的来源。文革时候大动干戈的珍宝岛、今天吵嚷不休的黑瞎子岛,都只是这些江面上的沙洲小岛罢了,真的大好江山早已经拱手让人了。俄国人看到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变本加厉起来。 1860 年夏俄国人强行侵占海参崴一带。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 40 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中国的图们江和图们江以北的数千公里海岸线全部划归俄国,完全封死了中国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 1864 年 10月, 中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括原属中国内湖的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
中俄领土争端全过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