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体征,因皮疹的形态、分布、以及出疹前后机体的不同表现, 可以对皮疹进行鉴别诊断, 虽然每个家长不是医生, 但是根据以下的一些症状, 还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是有必要的。一、幼儿急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周岁以内的婴儿,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一般感染 1次, 感染 2 次少见。潜伏期是 8-14 天。临床表现: 1 、发热,可以高热达 39-41 ℃,一般持续 3-5 天,个别的孩子可能高热惊厥。 2、热退疹出是本病的特点。皮疹多为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以见。一般 1-2 天消退,不留痕迹。 3、同时有的孩子还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颈部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增大更为明显。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白血球正常或偏低,分类中淋巴细胞增高。治疗: 多喝水, 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孩子高热可以用退热药, 如果有的孩子出现烦躁或者惊厥可以用镇静药。二、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染原可能是已经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是没有发病但是带病毒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 10-21 天。临床表现: 1、发热: 多为中等度热, 少见有高热。持续 1-2 天, 发热 3 天的少见。同时有的孩子伴有咳嗽、咽痛、流涕、头痛、呕吐、结膜炎。 2、发热 1-2 天出现皮疹, 之后出疹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 略高于皮肤。皮疹一般早则在出疹后 2-3 天消退,多则 4-5 天,个别病人在疹退后遗留色素斑。 3、耳后、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出疹前即有肿大者对早期诊断有帮助。随着病情好转,淋巴结逐渐消退。本病可以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脑炎、肾炎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检查: 白血球正常或者偏低,分类中淋巴细胞早期减少,晚期增加。治疗: 1、发热时可以多喝水, 可以吃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果体温高于 ℃可以用退热药。 2 、其余对症处理。 3 、注意休息、可以易好消化的食物。目前我国的儿童已经接种风疹疫苗, 保护率达 95% , 注射后 6-8 周保护抗体达到高峰。本病隔离从发疹至出疹 5 日后。注意患儿不能接触孕早期妇女,容易引起胎儿畸型、白内障、先天型心脏病。三、水痘: 是常见的、较轻的、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初次感染是水痘, 再次感染可出现带状疱疹。多见于 6 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孕晚期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造成新生儿期出水痘。冬春季发病多见,一般 1 次发病,终身免疫。潜伏期 11~24 天。临床表现: 1 、发热,一般在 39 ℃以下。 2 、发热当天即可出皮疹,也有的在发热 1~2 天后出现,以躯干、头、腰以及头皮多见。一般丘疹、疱疹、结痂的疹子同时存在。有的孩子口腔、咽部和结膜也可以见红丘疹。本病偶见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肺炎、败血症。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正常,分类也没有变化。治疗: 1、发热是多喝水, 吃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皮肤清洁, 勤换衣服, 不要抓破水疱, 以防感染,只要水疱不破,一般痊愈后不留疤痕。 2 、可以吃抗病毒药物或者注射维生素 B12 。目前已经研制成功水痘疫苗, 1-12 岁接种
儿科皮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