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包虫病_ 百度百科肺包虫病_ 百度百科百度首页|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 MP3 图片百科帮助编辑词条发表评论历史版本打印添加到搜藏肺包虫病【概述】肺包虫病( 肺包虫囊肿、肺棘球蚴病、肺棘球蚴囊肿) 为细粒棘球绦虫( 犬绦虫) 幼虫( 棘球蚴) 在肺内寄生所致, 是肺部较常见的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本病最多见于畜牧地区, 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洲等,我国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等省区。【诊断】大部分无并发平的肺包虫病诊断不难, 主要根据①曾在流行地区居住, 有犬、羊等动物接触史。②包虫病的 X 线表现较典型, 可见单发或多发边缘锐利的囊肿阴影。③实验室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常在 5%~ 10% 左右, 甚至可高达 20% ~ 30% , 直接 ~ ) × 109/L 。有时咳出物或胸水中能查到囊肿碎片及囊、头节或小钩。④其他诊断方法包括包虫皮内试验( Casoni 试验),包虫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集试验等免疫方法。目前对肺内块状阴影在 X 线或超声导引下经皮或经纤支镜穿刺取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的不少, 但需注意, 疑为包虫囊肿的忌行囊肿穿刺, 以免引致囊液外溢, 产生过敏 4 反应或包虫病播散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措施】主要是手术切除, 无特效药物。目前试用的有甲苯米唑及丙硫苯唑, 有使生发层和原头蚴退化变质的作用, 临床上能看到一些疗效, 症状有所改善, 部分囊肿停止增长或缩小。还有吡喹酮, 临床效果不明显, 或可在术前应用以减少术后复发。目前药物疗法仅用于多发囊肿无法手术的患者。肺包虫囊肿一般呈进行性生长,能“自愈”的极少, 绝大多数迟早将因囊内压力增设而破裂, 产生严重并发平, 因此要及时确诊并进行手术。手术方法主要有内囊摘除和肺叶切除 2 种。根据囊肿大小、数目多少、部位、有无并发感染及胸膜是否粘连决定手术方式。术中要注意防止囊肿破裂, 囊液外溢入胸腔或胸壁软组织, 以免引起包虫病变播散或过敏反应。麻醉:一般全麻气管内插管,如无特殊必要,不用双腔插管, 手术间不需要单侧肺萎缩。较大的囊肿, 如双腔插管不顺利, 操作过程中囊腔有破裂可能。手术过程中囊肿在摘出前都有破裂, 有从呼吸道吸入囊液或内囊碎片的危险,要注意。切口: 如行肺切除, 后外侧剖胸切口, 一般从第 5 肋间或肋床进胸,便于处理肺门。单纯囊肿切除或在较近囊肿处做切口。手术方法: 1. 内囊完整摘除法开胸分离粘连后, 因囊肿多在近周边处, 肺表面有时可见到覆盖的纤维蛋白层。摘除前在肺周围用纱布填满覆盖, 仅露出准备作切口取囊部位, 并准备好有强吸力的吸引器, 便于囊腔意外破裂时及时吸出其内容物, 避免污染胸腔。然后小心切开囊肿外包绕的肺纤维层, 刀稍倾斜, 免垂直接切入内囊。因内囊压力较高, 外囊切开一小口后, 即可见白色内囊壁从切口膨出, 延长切口, 请麻醉师从气管插管用力打气, 借助肺压把内囊腔推出。一般因内外囊间无粘连, 可以把囊腔完整取下。内囊取出后,外囊上有细支气管口漏气,先用纱布堵上, 然后缝合修补, 其残腔壁较多的可切除或内翻, 然后缝合, 完全消灭残腔。 2. 内囊穿刺摘除术在囊肿部位周围用纱布涂擦,或用双氧水冲洗以杀灭原头蚴。过去常用甲醛涂抹,有进入支气管漏口发生严重支气管痉挛的可能, 现已不用。残腔
肺包虫病_百度百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