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桐花时节》教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桐花时节,那些悲凉里的温暖——走进李国文《桐花时节》一、教学设想本文是篇自读课文,并且篇幅较长,所以本人拟定一堂以读带讲的阅读鉴赏课。学生们课前预习, 提出问题, 本人归纳整合后补充相关资料,以导学案形式发给大家,供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二、教学目标 1.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 把握桐花意象特征,以及桐花与女人命运的相似点; 3. 感悟这些悲苦女性身上的人性美; 4. 分析女性悲剧命运原因,关爱并尊重女性。一、课堂导入( 待定)“我在想, 会有那么一天, 当我回顾一生的时候, 那死去的和也许还活着的, 给了我很多, 而我却给得很少的两姐妹, 和那漫天飞舞的海洋一般的桐花, 我怎么能忘记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国文先生的《桐花时节》, 走进湘黔边地那群桐花般的女人们, 感受那些悲凉里的丝丝温暖。( 板书课题) 二、以读带感,走进文本读过这篇散文,哪些让你感到悲凉?哪些又让你温暖?试着将这两项内容放在同一句话里,完整的表达出来。读过这篇散文,我真切感受那个大变革时代里作者处境的悲凉, 感受到那个闭塞小村庄女性命运的悲凉, 同时也感受到山里女人内心深处绽放的至真至善的人性温暖, 感受到处于社会底层的弱者们互相尊重同情释放的温暖。 1 、动情朗读作者真情——悲凉中的温暖 1957 年7 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反对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 引起一定反响。但不久就被打成“右派”, 下放到铁路工地参加劳动改造。在湘黔边地山区那段暗无天日文争武斗的悲惨日子里, 他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群,也结识了翠翠莲莲这一群淳朴善良的山村女性。他以平和冲淡而略带感伤之笔,表达了对翠翠莲莲的怀念,对当地女人的命运的感慨、同情。那漫山遍野自生自长开得灿烂却短促的桐花、一刻不停地忙碌着而青春早逝的女人构成了本人一道悲凉又温暖的风景。当苦难把命运和肉体挤压到极处时,一丝轻风就带来了整个春天;当命运快要把灵魂追赶到无处安放时,一滴眼泪仿若天降甘霖。所以当饱受重压的心灵之谭被投入温情的石子后, 情感的潜流就会不断回旋回旋。本文饱含作者的人生体悟, 因而它既具抒情味又饱含人生哲理,请两生动情朗读本文的抒情语段。( 21、 49) 2 、深情解读桐花女人——人性的至善至美:(小组成果展示) 1 、品析相关语句,桐花有哪些特点?命运如何? 2 、桐花与当地女子命运有何相似点?作者怎样将二者结合起来的? 3 、作者当时处境如何? 翠翠和莲莲带给作者哪些感动和温暖? 4 、我们怎样理解这一群女人形象?她们的夭折枯萎真是命运的安排吗? 讨论成果:1、“开得热烈”——白、亮、多、芬芳——倾其所有、执着、无私忘我“谢得壮观”——满坑满谷、成堆成团、花随水去——不吝惜生命、悲壮绚丽从桐树生长到桐花开放, 凋谢, 结出桐子, 它的生命的每一步都被视为理所当然, 顺理成章之事, 桐花盛放时“没有谁关注它的存在”, “无人欣赏,无人赞叹”,桐花凋谢时“如同泡沫一样任其流逝”无人痛惜无人留恋。可以说,桐花的一生是平凡寂寥冷落凄美的一生。 2、没有幸福的权利, 婚姻被动, 青春短暂、过早衰老、劳动重压、不受尊重,不被同情、不被人当人。在描绘桐花开谢的过程中穿插人物命运,作者使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花喻人手法始终将与人物结合。 1、2 两段由花到人展开回忆,结尾扣花和人点题,中间段落如翠翠描

《桐花时节》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