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原理图分析
一、手机基本电路框图:
1
二、基带 CPU(MT6226)内部框图:
1、组成部分:
z DSP:主要完成对语音信号的编解码、信道编码、加密、交织处理等;
z ARM7:主要是对外部 Memory 接口、用户接口(LCD、键盘、触摸等)、语音接
口、射频接口、电源管理等的命令控制,使各部分协调工作。
2、基带部分语音编码过程(DSP):
GSM 标准规定时隙宽为 ,8 个时隙为一帧,帧周期为 ×8=。因
此,用示波器观测 GSM 移动电话机收发信息,会看到周期为 、宽 的突发
脉冲。
基带部分电路包括信道编/译码、加密/解密、TDMA 帧形成/信道分离及基准时钟电路,
它还包括话音/译码、码速适配器等电路。
来自送话器的话音信号经过 8kHz 抽样及 A/D 转换,变成 13bit 均匀量化的 104kbit/s 数
据流,再由话音编码器进行 RPE-LTP 编码。编码输入为每 20ms 一段,经话音编码压缩后
变为 260bit,其中 LPC-LTP 为 72bit,RPE 为 188bit。话音编码后的信号速率为 13kbit/s。
同时话音编码器还提供话音活性检测(vAD)功能,即当有话音时,其 SP 信号为 1;当无话音
传输时,将 SP 示为 0(即 SID 帧)。
2
13kbit/s 话音信号进入信道编码器进行编码。对于话音信号的每 20ms 段,信道编码器
首先对话音信号中最重要的 Ia 类 50bit 进行分组编码(CRC 校验),产生 3bit 校验位,再与
132bit 的 Ib 类比特组成 185bit,再加上 4 个尾比特“0”,组合为 189bit,这 189bit 再进入
1/2 速率卷积码编码器,该编码限制长度为 5,最后产生出 378bit。这 378bit 再与话音信号
中对无线信道最不敏感的 II 类 78bit 组成最终的 456bit 组。同样,对于信令信号,由控制器
产生并送给信道编码器,首先按 FIRE(法尔)码进行分组编码(称为块编码),然后再进入 1/2
卷积编码,最后形成 456bit 组。因此信道编码后信道传输速率为 。
编码后的话音和信今信息再进入交织及加密单元。在交织单元,这些 20ms 话音的 456bit
被分为 8 个 57bit 块,这些 57bit 块被存储,并和前后面 8 个 20ms 话音的 57bit 块分别再交
织组合为 8 个 114bit 块,并且在
mtk手机原理图分析(清晰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